中新網12月14日電 首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14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中國國家主席特別代表、國務院副總理吳儀今日上午表示,中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集中精力致力于國內發展。這是由中國國情決定的,它體現了中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
吳儀是在首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上發表主旨發言時作上述表示的。她具體說,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具有發展中國家二元結構的典型特征。人口多、底子薄,自然地理條件差距和人口資源分布差距很大,城鄉和區域發展差距也很大。改變中國生產力不發達的狀態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任務。認識中國發展狀況,不能僅看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和城市,更需要了解中國中西部地區和廣大農村。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仍然是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中國只有長期專注于發展,才能為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奠定必要的物質基礎。
吳儀還說,中國人民生活僅在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中國人民總體上剛剛解決溫飽問題。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總體上還較低。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享有的公共服務也不足。按中國的貧困標準計算,農村還有2300多萬貧困人口,剛脫貧的5000多萬人還處于不穩定狀況。
此外,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遠未完成。目前,中國農業勞動力占全部就業比重仍遠遠高于工業化國家,也高于一些發展中國家。目前,中國城市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值,預計到2010年可能達到47%。面對如此巨大的挑戰,必須致力于加快經濟發展,處理好已經和可能出現的各種矛盾,逐步實現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向現代經濟結構的順利轉型。
吳儀最后指出,中國發展任務艱巨但前景樂觀。中國已經確定到2020年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然后,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中國將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切實把經濟社會發展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