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從本網直接下載使用,如欲轉載請與原刊發媒體聯系。)
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前后,中國和外部世界都有一種期盼與懷疑交織的復雜心情。既有向往和憧憬,又有焦慮和不安。在所有世貿成員當中,恐怕只有中國的入世才使得這種矛盾心理顯得格外強烈。
五年時間瞬間即逝,中國與世貿之間的關系早已跨越了當初的起點。回首既往,目睹當下,我們相信所有人都會有這樣的基本認識:從任何一個角度看,中國入世都是名副其實的歷史性事件。這不只是因為全球市場經濟的浪潮中,突然加入了洶涌澎湃的13億人口,而且更因為中國和世界都因此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巨變。而這種變化將貫穿于整個二十一世紀。
作為國際經濟體系中的“后來者”,中國加入世貿之后卻迅速地后來居上。在短短五年時間里,中國經濟和市場所釋放出來的巨大能量,不僅使世界為之矚目和震驚,而且還對當今和未來的全球秩序發揮著重要影響。
就在入世后的幾年時間里,中國的經濟規模接連超越了多個老牌工業國,包括意大利、加拿大、法國和英國。目前中國僅居德國、日本和美國之后,其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目標,已不再是遙遠的夢想。
由此開始,由七大工業國一直唱主角的世界經濟格局,發生了徹底的改變。這是人們在五年前所沒有料到的。
當然還遠遠不止于此。在入世之初,中國只是一個不起眼的貿易國,但今天卻已經變成世界上最大的貿易體之一;當初,其外匯儲備只相當于新加坡或臺灣,但今天卻超越了曾經一直名列前茅的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當初,其貨幣還不受重視,甚至受到歧視,但今天人民幣卻在國際貿易和外匯市場上變得炙手可熱。所有這些,似乎都在瞬間發生。
然而,中國入世五年來最深刻的變化,還在于整個社會的變遷。
在主觀上,中國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積極參與烏拉圭回合的談判進程,到后來決意“叩關”和入世,其初衷都是為了發展經濟,盡快與世界接軌,以便與先進國家分享發展經驗和機會。但從中國社會的變化和趨勢來看,中國與世界經濟的接軌,大大促進了它在價值觀上與外部世界相融合的進程。
不論在政治、外交上,還是在公民的權利意識上,中國社會內部的變遷也是有目共睹。其中最為主要的是,中國看待外部世界的新思維和新角度,中國公民對自身以及對外部世界的重新發現,就是最具根本意義的變化。雖然并非在一夜之間發生,但入世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激發因素。無論對中國自身還是世界,其積極意義都比經濟發展更為深遠。
因此,五年之后再看當初的入世,特別是中國幾代領導人為把國家帶入世界先進潮流所作出的巨大努力,人們自然會心生感慨。從更高的層次來說,對過去五年的回顧,應該能促使中國社會以更加客觀和長遠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未來,看待自己與世界的關系,包括以何種形態來對待世界上的先進思想和社會形態。
就外部世界而言,從中國入世五年來的變遷中,可以更深入地看出中國崛起的意義和影響,從而作出正確的判斷,采取正確的對應措施。新加坡作為東亞地區的一員,就更有必要這么做。而前天在南大成立的中資企業研究中心,就是朝這個方向邁出的最新步驟。
(稿件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