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日電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農村金融改革將成為年底召開的第三次金融工作會議的核心內容之一。據消息可靠人士透露,由央行確定的農村金融總體改革方案,強調的農村金融改革方向是建立競爭性的農村金融市場,郵政儲蓄、小額信貸等機構的發展將改變農信社獨家經營的格局。
涉及機構、市場、政策
上述消息人士表示,農村金融改革整體方案本來要在年內推出,但中央5月份決定年底召開金融工作會議,所以稍有推遲。此外,上半年本來要出臺金融“十一五規劃”,同樣因為金融工作會議的原因而推遲出臺。
“之所以方案推遲出臺,是國務院認為不能零散地考慮某一個改革領域,而應該整體通盤考慮問題。就是綜合考慮整個金融體系的規劃問題。”上述權威人士說。
當前農村金融改革規劃設計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第一是“機構”;第二是“市場”,存貸款市場的適度競爭,還要有農業保險市場和農產品期貨市場的建設發展;第三是“政策”,包括財政稅收領域以及貸款利率等方面的政策。
機構定位是改革核心
機構定位實際上是農村金融改革的核心問題。上述消息人士詳細闡釋了涉及農村金融機構的“大致定位”問題。“農村金融改革首先要解決的將是各個機構的定位問題,定位好什么機構發揮什么作用,而目標將是構造一個有適度競爭的農村金融市場。”“農村金融市場實施真正的競爭,就要建立退出機制。而退出機制的一個前提,是存款保險制度建設。農村金融機構特別是農信社的退出機制,將強化市場競爭。”上述消息人士說。
農發行:拓展功能,不做最終結論。上述消息人士稱:“農發行的改革不做最終結論,是因為農村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沒有完成。當前農發行的改革,將是在原有的糧棉油收購業務基礎上適當擴大其業務范圍,拓展農發行的功能。實際上,就是把1998年以前的業務恢復起來。”1998年3月改革之前,農業開發性貸款業務均由農發行負責,改革之后劃給了農行,農發行則專職做糧棉油收購業務。
農行:多方案論證供國務院決策。“農行改革的市場討論很多。整體改還是分拆改?目前關于農行改革是兩句話:設計論證多種改革方式,供國務院領導決策。”上述消息人士表達了一絲擔心,即農行意在整體改制,走中行、建行、工行的路子,但農行的改革成本會更高,更重要的是注資后農行能否從此做好。
農信社: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保持縣一級法人。上述消息人士稱:“農信社改革現在可以說成績很大、問題很多。現在還有一個苗頭,是想自成體系,做大成省內銀行機構。現在說農信社是‘三農’貸款主力軍,這是因為把農信社經營范圍嚴格限制在縣區域之內,很難想象如果做大成省內機構,貸款會不會從‘三農’流失。因此,農信社改革要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保持縣一級法人。否則,目前對農信社改革的所有投入都將是‘打水漂’。”來自央行貨幣政策司的一位人士也強調,以省為單位將農信社組建為銀行機構,這還處于政策前期的研究階段,京津滬地區以市為單位改革,是因為第一產業占比已經很小。其它省份推進這種思路可能不太合適。“一個機構規模越大,對外貸款能力越強,就會越想將貸款投向非農產業。這樣改革的話,必然會形成農信社資金上流到省一級,投到非農領域,這又形成了農行、郵政儲蓄之外的資金外流渠道。因此,現階段將穩定發展以縣為單位的改革。”
郵政儲蓄:放開貸款業務。“郵政儲蓄放開貸款業務,是要給農信社外在的競爭壓力,強化市場競爭,改變農信社獨家經營的格局。”上述央行貨幣政策司人士說。但上述消息人士則表達了擔憂:“目前,郵政儲蓄的負債業務做得很大,下一步將開放資產業務。但資產業務怎么做?假如再制造一批不良貸款怎么辦?”
小額信貸:給民間金融找一條出路。上述央行貨幣政策司人士表示:“我們通過規定單筆貸款最高額度、‘三農’貸款投放比例等,強化小額信貸對‘三農’的支持,這也是從放大市場競爭來考慮的。”上述消息人士稱,小額信貸是創新型機構,這給民間融資合法化找到了一條出路。這也是農村金融改革目前的亮點所在,這個機制引入了民營資本為主的、更有活力的貸款供給機制。(徐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