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1日電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央行上海總部8月31日首次發布《上海金融穩定報告》。據悉,為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高上海金融業和金融市場的穩健性,增強上海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的能力,央行上海總部將從今年起定期發布該報告。
2006年《上海金融穩定報告》稱,截至2005年末,上海金融市場交易規模總計達到35萬億元,其中證券交易額5萬億元,占全國的79%;期貨交易額6.5萬億元,占全國的49%;銀行間市場成交23.2萬億元;黃金市場成交額1168億元;外匯市場成交規模逐步擴大,成為人民幣匯率形成的主要定價市場。
與此同時,上海擁有各類金融機構610家,其中銀行類機構231家,證券類機構110家,保險類機構269家。金融資產達到3.2萬億元,約占全國的9%。上海是中國外資金融機構聚集程度最高的城市,300多家外資金融機構相繼在上海設立中國區總部或分支機構。
央行指出,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需要密切關注金融業發展、金融產品創新、金融機構集聚和金融對外開放過程中的新情況與新問題,切實維護上海的金融穩定,總共包括經濟增長的動力、房地產金融、金融業協調發展、金融市場制度建設、金融業對外開放以及交叉性金融業務監測與管理等六個方面的問題。
對于上海的宏觀經濟,《報告》認為,上海總體經濟形勢良好,但仍需關注兩大問題,即投資結構變化以及工業企業的盈利能力:首先,伴隨投資結構的調整,資金流向發生變化,要更加關注金融資產的質量變化;其次,受國際原油、集成電路等價格上漲及國內汽車市場變化影響,上海工業企業利潤出現6年來的首次負增長,同比下降10.8%。工業企業整體盈利能力略降,資金占用增加,將對銀行信貸資產安全構成不利影響。
《報告》顯示,2005年上海房地產投資增長回落,房地產價格穩中趨降,房地產開發貸款上升,個人住房貸款增長趨緩,外資繼續進入上海房地產市場。央行認為,房地產市場波動可能對房地產貸款質量造成影響,需要關注因抵押物貶值而產生的個人住房貸款風險,制定應對預案,避免引發系統性風險。
國際收支方面,央行稱,2005年上海外匯收支總規模已突破2500億美元,經常賬戶、資本和金融賬戶出現雙順差。其中,經常賬戶外匯收支交易規模比上年增長14.5%,但增幅同比下降35.7個百分點;經常賬戶資金流入增幅超過資金流出增幅12個百分點。“受人民幣升值預期影響,國際資本流入可能加劇,需要密切關注資本項下的結售匯等相關指標變化。” (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