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銀監會官員再次重申銀行不能承擔 “兜底”的風險。銀監會銀行監管二部張小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一直比較關注表內信貸資產轉移到表外、而風險沒有轉移的情況。如果要做表外的,一定要把風險轉移出去,銀行不能承擔 ‘兜底’的風險。監管部門要保證業務和產品的合規性。”記者從已經上市的產品看,信托理財產品也已經開始“換裝”,但銀行方面不擔保、不保本的承諾讓不少投資者有點沒底。
另辟其它擔保途徑
家住靜安的楊女士近日來電咨詢,自己是銀行理財產品的老客戶了,但最近打算購買的一款信托理財出現了讓人有點 “沒底”的補充說明: “如發生借款人完全喪失清償能力的最不利情況下,投資者將全部損失本金。”楊女士反映,自己買信托類理財產品也很久了,收益基本都跑贏了銀行定存,可現在沒了銀行擔保,會不會出現意外損失?
對此,記者采訪了滬上幾家銀行的相關業務負責人,基本觀點是,對融資性信托產品來說,沒有了銀行 “保駕護航”,其他抵押擔保方式必須有所作為。而老百姓在購買信托產品時,先看看有沒有銀行擔保,如果沒有,也不用馬上否定,再看看有沒有其它抵押擔保。
以平安信托發行的一款資金信托計劃為例,就是由借款人以土地作為抵押,同時,法定代表人以個人資產作無限責任擔保。也有業內人士給出了不同觀點:借款人是該行的優質大客戶,信用等級較高。減少了擔保環節,還能讓利于投資者。
而此前不久一只陽光私募信托“豐收盈寶”因凈值下跌75%,達到了強制平倉線而被迫清盤,成為今年首只因凈值暴跌而清倉的陽光私募。讓人頗感安慰的是這只信托產品的投資者卻毫發無傷,作為“優先收益人”仍然獲得了8%的年利率。
業內人士稱,銀行擔不擔保未必會影響信托貸款產品的走向,關鍵在于設計結構上的創新,信托理財完全可以另謀出路。
用收益謀得青睞
銀行理財遭遇 “零收益”風波后,融資性信托產品以收益穩健而受到市場青睞。在此類產品的運作中,各方實現了多贏。獲得信托貸款的企業,在目前銀行信貸資金收緊的情況下,解決了資金難題。雖然現在銀行方面可能不再擔保,但信托理財良好的歷史表現也已經在投資者心中打下一片天地。
透過信托貸款的平均利率水平,不難發現融資性信托項目為何不斷升溫。2008年5月國內發行的集合信托產品中,貸款類產品的平均期限為1.64年,平均預期年收益率為8.68%。
較高的收益也頗讓投資者青睞。根據西南財經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的研究報告,信貸資產類產品卻贏得了投資者青睞。從2月份起,信貸資產類產品的發行量就每月見漲,到今年6月,信托類產品和信貸資產類產品發行數量分別為223款和187款,二者均創下歷史新高。(記者 崔燁)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