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生銀行的非凡理財“港基直通車”QDII產品因嚴重虧損而被迫清盤
近日,民生銀行的非凡理財“港基直通車”QDII產品由于凈值低于50%而清盤,成為國內首只因虧損嚴重而被迫清盤的理財產品。至此,銀行理財產品的低收益問題已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3月份,6.1%的浮動收益產品收益為零
去年12月底,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匯理財”2006年第九期F2計劃到期,然而投資者卻被告知只能獲得0.0396%的利息收入。當初,這款理財產品設計掛鉤H股市場建行、中國人壽、中銀香港、招商銀行4只股票。一年的牛市下來,除了中銀香港略微下跌外,其他3只股票均有30%—100%不等的漲幅,為何最終卻近乎零收益呢?這讓人們不免產生疑慮。
然而這僅僅是銀行理財產品低收益風波的開始。今年,更多的銀行理財產品紛紛到期,卻頻頻出現低收益情況,加之國內外資本市場振蕩加劇,許多未到期理財產品的結算價也不容樂觀。據統計,3月份,共有115款銀行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到期,6.1%產品到期零收益,10.2%的產品未實現預期收益率。
諸多產品緣何集體浮虧
今年以來,國際資本市場的持續低迷,美元貶值和美國降息,都給投資境外市場的理財產品帶來風險。目前,銀行理財產品主要類型包括結構型理財產品、代客境外理財產品、參與信托項目的理財產品、與境內新股申購和基金掛鉤的類基金產品,以及以國債、央行票據等為主要投資對象的固定收益類產品。其中遭受質疑最多的是結構性產品,這類產品與境外股票、商品、期貨、利率等資產掛鉤,也是收益率和風險較高的產品。據市場人士分析,我國商業銀行從一些國際投資機構獲得這些產品結構后進行資產配置,然而在此過程中,商業銀行少有對產品結構和市場進行再分析,也沒有對產品的風險收益檢測數據進行驗證。
風險提示不夠和信息披露不足也是銀行理財產品遭受質疑的主要方面。雖然相對于證券投資產品,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較低,但是各種理財產品之間仍然存在風險差異,而目前,國內理財產品市場的細分化程度低,難以對不同的風險偏好投資者進行差異化營銷。而且在產品營銷時,銀行銷售人員過多強調預期收益率,弱化風險提示,也讓投資者對產品的預期過高。另外,不少商業銀行還沒有建立完整的信息披露機制,也未及時通過有效渠道告知投資者。
市場監管和投資者教育不可或缺
我國銀行理財市場從2004年開始,短短三四年間理財產品激增,種類繁多,多少讓人看著眼花繚亂。有專家稱,目前監管部門對銀行理財產品適用備案制,市場化的發行方式帶來市場繁榮的同時,卻忽視了嚴格的市場審批。銀行發行新產品的動力大,卻沒有相應的約束機制讓銀行重視風險,提高產品設計質量。
目前,銀行開展理財業務所應用的法規都對信息披露、產品設計風險管理、風險揭示等作出規定,但銀行執行情況不佳,這也成了今后監管部門需要加強監管最重要的一環。
投資者能承擔證券市場的波動,為什么就不能忍受銀行理財產品的浮虧?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多數是風險偏好較低的人群,他們基于對銀行的信任以儲蓄購買理財產品,理所當然地認為產品的收益率要高于存款利息。實際上,目前許多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較高,因此需要承擔的風險也相應加大,投資者在購買產品時還需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相應的產品。(歐陽潔)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