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為大盤股的發行能帶來不錯的收益,不過,購買了招商銀行打新產品的王先生卻度過了失望的周一。由于周一上市的中國鐵建(601186)首日漲幅僅為28.19%,中簽率0.64%的中國鐵建只讓王先生購買的產品收益增加了0.127%……
打新收益低于存款利率
王先生購買的是招商銀行“金葵花”新股集合號之中國鐵建新股申購理財計劃(產品編號:8203)。
昨日,招商銀行發布公告稱,根據產品說明書的相關約定,每單位產品(1000元/單位)剩余本金為6.41元,收益為1.27元,將于到期日后的4個工作日內全部劃入投資者指定的賬戶。客戶持有該產品的實際收益率為0.127%。
這一收益不僅低于中國鐵建打新的平均水平(28.19%×0.64%=0.18%),也低于銀行存款的利率水平。按照一年期定期存款計算,從2月26日申購,到3月10日上市,這14天的時間放在銀行,也可獲得(4.14%×14/360)0.16%的收益。
不光是招商銀行,中信銀行近日公布的中信理財之新股支支打計劃1號投資公告顯示,該行今年2月13日申購新股“拓日新能”,已于2月28日賣出,客戶的收益率僅為0.091%。
記者了解到,在前一階段新股停發以及外部環境的影響下,多家銀行打新理財產品收益率銳減,甚至一些打新類產品還出現了負收益。如招行旗下的“金葵花”——基金+新股申購資金信托理財計劃,來自招行網站的公開信息顯示,截至1月31日,其單位凈值為0.9458元;截至2月29日,單位凈值0.9456元,也就是說今年前兩個月該產品累計收益率均為負。
“其他銀行的打新產品也好不到哪去。按當前的新股發行節奏和目前的收益率水平計算,全年總申購收益約為6%左右。”一銀行相關人士告訴記者。而記者查閱資料后了解到,去年,這一數字超過了12%。
好光景恐難再現
在全民打新的熱潮之下,“銀行系打新產品”尤其受到中小投資者的歡迎。因受到資金限制,該類理財產品起到了很好的“聚眾”效應,“想中簽就抱抱”似乎可以作為銀行最好的產品宣傳標語。不過,隨著新股收益率的回落,打新類銀行理財產品動輒20%以上收益的好光景恐難再現。
由于基金、券商、信托等資金紛紛殺入打新領域,新股收益率開始高位回落。以中國石油上市為分水嶺,去年1月至11月,申購新股平均中簽率為0.6864%;去年11月至今,這一數據降為0.2582%。而與此同時,新股上市首日漲幅也在滑落。去年1月至11月,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漲幅為200.64%,而去年11月以后降為175.15%。兩項數據的齊齊滑落,使得投資收益率走出下滑的曲線。據記者統計,去年11月以前,申購新股的平均收益率為1.37%,而之后至本周一僅為0.45%。
受此影響,不少產品的年化收益率還不到1%。如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新股申購產品第14、15期的年化收益率目前只有0.74%和0.76%。
銀行旱澇保收
對于打新理財產品目前的不佳表現,招行在其公告中表示,理財產品的風險主要來源于所購買基金和股票的收益變化。由此產生的理財本金及收益損失的風險由投資人自行承擔,招商銀行不承擔任何還本、付息的責任。
而中信銀行相關人士對此的反應是,“打新股”理財產品多為“非保本浮動收益”,投資者在考慮預期收益率的同時也應該預見風險的存在。
據記者了解,此類產品中,銀行在實現預期收益率時收取事先約定的“提成”一般可能是10%、20%甚至30%。托管費用也會據年化0.1%-1%不等的標準,在理財期內按照凈值計提。如招行“金葵花”新股申購19期理財計劃,其產品費用就是固定費用1%(年率,下同),按日計提,另外對年化收益率超過7%以上部分收取10%業績報酬。也就是說,無論怎樣,銀行都是穩賺不賠的。
為避免投資損失過大,部分銀行建議投資者轉存定期或者購買高息債券。“但是各類理財產品的短期收益波動不能代表產品本身的好壞,投資者不能單純盯著收益率決定是否購買,而應當根據自己的抗風險能力進行結構性配置。”中信建投分析師孫鵬稱。
現在股市已進行了4個多月的調整,一些上市公司會選擇更好的時機來發行股票,這可能會造成股票上市節奏減慢,從而降低打新產品的收益率。因此,投資者尤其是新入門的投資者要謹慎權衡再進行投資。(劉杰 崔呂萍)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