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大盤在聯通將再次融資600億的傳聞下又大幅下跌,最后上證指數跌破4200點,下挫幅度超過4%。對此,信誠精萃成長基金呂宜振對記者指出,從目前A股市場的基本面來看,今年股指難有作為,但這并不意味著A股沒有機會,相反機會將層出不窮,只是其中大多數都是結構性的機會。換句話說,希望今年基金投資有所作為,就必須去發掘、把握這些結構性機會。
三座“大山”重壓股指
為什么說今年股指難有作為?呂宜振指出,首先,中國經濟面臨著外部極大的不確定性——美國經濟的減速甚至是衰退,即使總統布什簽署了1680億美元刺激經濟的議案、即使美聯儲連續降息,但美國經濟仍然面臨著極大的考驗。若美國經濟衰退超出預期,這必將影響全球經濟的增速,進而直接和間接地影響中國的出口。
其次,國內的通脹已經越來越明顯,通脹的傳導和擴散最終可能會侵蝕絕大多數上市公司的盈利,使得上市公司盈利增增長預期下降。如果再進一步,通脹未能有效控制,最為令人擔憂的“滯脹”將來臨。盈利增長預期的下降會給市場整體估值水平帶來較大壓力。
最后,今年A股的大、小非壓力不小,如果市場預期不高,那么大、小非的拋售壓力則更大。同時,上市公司的再融資也增加了市場的資金壓力。
因此,今年A股整體上漲的壓力不小,系統性機會較少。不過,在高估值得到釋放后,A股的結構性機會將層出不窮,把握結構性機會才是今年盈利的正道。
增強前瞻性
如何把握預計會層出不窮的結構性機會呢?呂宜振認為,第一,前瞻性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就顯得更為重要,不僅是經濟發展的大方向,還有經濟、金融運行的小步伐;第二,需要有快速的反應能力,以應對經濟增長結構的變化、政策的發布、行業的拐點等等。第三,要有深入研究、挖掘機遇的選股能力。
“比如說,在通脹的環境中,我們有對沖通脹的一個大思路,按照這一思路去判斷一些未來的機會所在,這就是前瞻;又如,我們注意到了一些化工子行業的產品漲價,并從供需矛盾、通脹的傳導等方面來判斷、研究這一現象,旋即對化工行業做出一定比例的配置,這就是快速反應能力。”呂宜振進一步解釋道。
當然,今年的基金投資者也不會像前兩年那么舒服,買了基金就乘電梯一路上行,可能要多承受一番上下之苦。業內人士建議,基金投資者只有加強對優質基金公司和優質基金的選擇,長期持有,才可駕馭市場的振蕩,掘金今年的機遇。(袁峰)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