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確保財務安全
2007年對投資者最重要的感悟是:在牛市中也會賠錢。據有關數據顯示,至少有六成以上的投資者在這波大行情中感覺賠錢,要么真的是賠了錢,要么把以前的利潤賠了進去。理財分析師表示,理財不但和市場時機有關,和理財技術,包括金融產品的選擇關系尤為密切。
理財師于彤說:“談2008年的投資計劃,我認為單純預測趨勢意義不大,投資人需要在了解金融產品風險屬性的前提下,選擇適合的金融工具,設定理財目標,追求安全穩健的財務增長。”
現在很多人都把理財等同于炒股、賺錢,其實股票是人人可以參與的游戲,但不是人人適合的游戲。很多金融理財產品雖然收益很高,但風險也是成正比的,而家庭理財的首要一點是財務安全,如果“財”都沒有了還怎么“理”?
“‘風險’應該成為2008年個人理財字典中的第一個詞匯,學習‘守財’、做好財務保障是投資者的必修課。”于彤表示,“從這個角度來說,‘保險’作為理財工具,在家庭理財中應扮演更多的角色。我自己的家庭購買了10份以上的保險,占家庭收入的10%以上,10%-15%這個比例,應該是每個家庭對風險保障的合理投入區間。”
分層次進行財務管理
隨著更多人的關注和參與,金融市場和民生越來越相關,金融衍生品日益豐富,消費者可參與的金融理財產品逐漸增多。“深入了解各種理財產品的特點、收益和風險指數,根據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制定自己的財務管理計劃,分層次進行家庭財務管理,是家庭理財的關鍵。”理財專家張智博這樣表示。
“舉例來說,家庭收入的一部分是可以用來‘生錢’的,如用于股票等高風險投資;一部分則應用于安全、長期的儲備資金,如教育、養老等;還有一部分是必須作為風險保障的,包括社會保險、商業保險等。”于彤說。
“趨利避害”是人的共性,因此很多人愿意去買股票、基金,而忽視保險的作用。如今的保險品種非常多,能滿足家庭理財的各種需求,在風險保障的同時,也具備很多金融產品的投資、儲蓄等功能,如投連險、萬能險等,相對傳統保險更加靈活。
股市的波動,讓人們醉心于波段操作,也有人為此獲利豐厚。“但對于普通家庭來說,穩健、長期的投資,才是最安全的。”于彤表示。
理財專家表示,長期投資首先得建立在了解理財產品的基礎上。對于股民來說,則要挑選真正的績優股,找到一些可以持有十年的股票,并有足夠的耐心去堅守,才能得到超常的利益與回報。(潘潔)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