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終排名時,基金業交出了年終大考的成績,許多媒體都刊登出了今年的開放式股票型基金凈值增長前20排名。這張里究竟透露出了什么訊息?投資者能否完全按著排名來進行投資呢?
“橫向”、“縱向”比業績
從市場情況來看,2006年上證指數漲幅為130%,呈現單邊上揚格局;2007年,上證指數全年漲幅為96.66%左右,低于2006年,呈現反復震蕩格局;2006年,排名前20的基金的平均凈值增長率在149%左右;2007年,排名前20基金的平均收益超過167%。也就是說,盡管今年市場的整體收益不如去年,但今年的“前20牛基”的表現更為出色。從中可以看到,基金的競爭態勢在明顯加劇。這也基金公司保持業績穩定性帶來了考驗。
細心的投資者應該翻出去年的“前20”排名。根據晨星公司統計的數據,比照今年和去年的兩張榜單不難發現,連續兩年蟬聯前20名的基金只有三只(分別是華夏大盤,興業趨勢和廣發聚豐);去年的“10大牛基”中,今年有4只排名100名之外。難怪有的媒體用“鐵打的排名,流水的明星”來形容基金“第一陣營”的更迭。
比完“紅榜”比“白榜”
所以,對投資者來說,僅僅根據排名買基金是不夠的,排名只能提供過去一年業績的參考,不能保證第二年一定能同樣有好成績。我們一直強調,選基金,實質上是選基金公司。透過基金的排名,還可以看到公司的實力。今年的前20排名中,體現出了一定的集中度,有一家公司旗下4只基金上榜,有兩家公司旗下兩只基金上榜,這三家公司包攬了“前20”中的40%。與此同時,另一張榜單——“股票型基金凈值增長后10名”中,也體現出了一定集中度,有兩家公司各有2只基金上“白榜”,同樣包攬了40%。孰優孰劣,投資者一目了然。
除了業績以外,投資者還應研究一下“基金資產凈值排名前十位”名單,這也是基金行業的“福布斯”排名。今年上榜的公司的資產凈值都在900億元以上,而在去年,最大的才830億元。從公司上看,今年和去年的兩張榜單相差不大。眾所周知,“業績”與“規模”是基金公司兩大支柱,前者決定了能為投資者賺多少錢,后者決定了能為基金公司賺多少錢。“業績”與“規模”是否一定是“魚”與“熊掌”的關系?從“TOP10”公司的業績表現來看,有5家基金公司擁有了“前20牛基”,有5家公司與“前20”不沾邊,不僅如此,“福布斯”榜上,還有兩家公司的兩只基金在“開放式基金業績后10名”中占了兩席。(興業基金 鐘寧瑤)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