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新必炒”是不少投資者的炒股習慣,盡管交易所三番五次地發布新股上市首日的風險提示,仍抑制不住投資者的炒新熱情。分析師認為,新股上市首日的暴漲屬于非理性估值,嚴重透支了其未來的上升空間,因此散戶投資者需要防范新股炒作風險。
八成新股高開低走
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昨日收盤,7月以后上市的39只新股中,有31只股票的收盤價低于上市首日收盤價,比例高達79.49%,這些股票大多集中在中小板。這意味著,如果投資者在上市首日買入新股,那么被套牢的概率高達80%。
在近兩個月上市的新股中,宏達經編(002144)的跌幅最大,該股上周五報收20.18元,與8月3日上市首日的最高價35.97元相比,股價下跌43.9%。
南京證券分析師楊建波表示,雖然上市的部分新股在短線中存在一定的交易機會,但個人把握難度非常大,建議投資者不要輕易參與新股的短線博弈。
與歷史行情相比,當前新股的上市首日漲幅日益增高。深交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上市新股的開盤價與發行價相比,平均漲幅為136.01%。但是,8月份上市的21只新股,就開盤首日最高漲幅來看,最低的為三鑫股份,其最高漲幅也在256%以上,而最高的為宏達經編,當日最高漲幅達562%。
招商證券分析師付強認為,目前投資者炒新股的熱情依然高漲,但過高的定位造就了新股開盤后過高的市盈率。以北京銀行為例,一線銀行的市盈率在40倍左右,但北京銀行開盤后就躥到60—70倍。另外上周三的中小板新股面臨同樣的問題,發行市盈率原定位于30—40倍,被資金瘋炒后就達到70—80倍的市盈率。面對這樣的股票,中小投資者如有中簽,應在開盤后就賣出;如沒中簽,就應堅決回避,因為新股上市首日的暴漲屬于非理性估值,嚴重透支了其未來的上升空間,因此散戶投資者需要防范新股炒作風險。
散戶是“炒新”主力
散戶一直是中小板新股炒作的主力,尤其是今年8月份以來這種現象更加明顯。據深交所統計,8月份機構投資者買入新股的比例僅為3.18%,而散戶買入的比例高達96.82%。
國信證券分析師曹劍波認為,散戶熱衷炒新股,與前期新股被輪番爆炒有直接關系,像寧波銀行、高金食品上市后五個交易日累計上漲幅度都超過了40%,前段時間市場對新股的炒作有些過頭。近期上市的新股本身成長性有差異,股價分化必然會加劇,“逢新必炒”的觀念并不可取。
上周三,共有4只新股(北京銀行、深圳惠程、智光電氣、芭田股份)掛牌上市,均呈現高開低走的行情。在中小板上市的深圳惠程和智光電氣,更是在盤中因跌幅超限被深交所實施臨時停牌。截至9月19日,9月份共有7只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漲幅已回落至252%。
平安證券分析師李先明表示,新股剛上市,還沒有實質業績支撐,股價沖高之后必然回落。聯合證券分析師王慧認為,“炒新”之風帶來的股價和市盈率高企容易給上市首日買入的投資者帶來巨大的投資“陷阱”,建議投資者應對新股仔細甄別、深入研究其投資價值后再進行投資。(記者 趙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