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開放式基金的新品銷售來說,五月份同前幾個月相比,似乎少了夏季來臨前的燥熱,多了些瑟瑟的涼意。資料顯示,雖然本月僅有三只新基金發行或“封轉開”的集中申購,但并沒有因品種稀缺而出現搶購熱潮。相反,除了一只基金在發行首日基本達到規模上限之外,其他兩只基金的銷售時間均超過了1天。與此對應的是,“五一”長假前的最后一只“封轉開”基金,還以不足三成的“比例配售”結果讓很多基民遺憾不已。
老牌基金截流
造成開放式基金新品出現“滯銷”的原因很多。其中老牌、高價基金紛紛大比例分紅或拆分從中起到了“截流”作用。據天相投資統計,截至周一,已有9家公司旗下的11只開放式基金實施分紅,分紅總額達到62.1億元。這還不包括尚未分紅的廣發基金公司旗下的三只基金下周的集體分紅,以及國投瑞銀、博時、中郵優選等多只基金將于近日分紅的情況。另外,本月實施拆分的還有銀華、興業、富蘭克林、光大保德信以及工銀等多只基金。這些有歷史業績比照的“老”基金無疑都具有建倉速度快、贖回條件限制少、適合短線投資的特點。從統計看,這些“老”基金在分紅或拆分后,確實“截流”了基民手中的熱錢,如銀華優選拆分當日上午就實現了銷售近百億的上限目標。
二線敵不過明星
新基金所在公司的知名度也許是影響其銷售的另一個原因。隨著基金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基民對基金的選擇也更加注重基金公司的知名度和歷史業績。從近期各類開放式基金的銷售情況看,基金單位凈值越高,分紅或拆分后的銷售情況越好;如果單位凈值差別不大,則基金整體規模大的,或者媒體“上鏡”頻率高的基金銷售情況就會好一些。統計5月份以前成立的數只新基金可見,上投摩根、華夏、華安基金公司的產品受追捧程度(參照比例配售結果)明顯高于其他基金公司,而他們一直是公認的明星基金公司。本月發行或集中申購的基金新品歸屬的基金公司雖然也有表現極佳的基金,如友邦華泰旗下的紅利ETF僅歷時百日即實現凈值翻番的業績,卻仍屬于“二線藍籌”范圍。
基民熱衷“轉行”
股票的暴富效應也在不斷引誘基民“轉行”,這也使得基金新品的吸引力大打折扣。在一些投資者眼中,牛市中的基金賺錢太慢,而買新基金不僅凈值變化幅度小,還要忍受數月的建倉期,就好像讓錢白白從身邊溜走一樣。事實上,當前這種急切的心態確實讓新基金很難以“長線是金”來釋疑。不過,基金公司的人士表示,目前股市在高位運行,投資風險越來越大,新基金在行情上漲中優勢可能不明顯,但在振蕩和下跌的時候,則有更多的機會低位建倉。更主要的,基金與股票面臨的風險收益不同,不應“錯位”對比。買股票同時投資基金,也是一種分散投資、降低風險的好方法。(梁曉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