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淪為雞肋的打新產品,近期隨著市場回暖開始顯示穩健獲取收益的價值。數據顯示,光大銀行一款產品實際收益率達30%;工商銀行一款產品實際收益率達17.71%。理財專家提醒投資者,打新股除了要注意新股的價格之外,在弱市情況下,新股上市當天的市場行情更要注意。
增發股提供機會
市民小王是一個老股民,前段時間參與了招商地產的公開增發,幾天的收益就超過了20%。他表示,公開增發的股價相對于目前股價,一般包括了5%至10%的收益,在反彈行情下,股票市場的走好將繼續推高股價,收益頗豐。理財專家也表示,在反彈行情下,參與股票公開增發是把握市場上漲行情的利器。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近3個月以來市場都無新股發行。前段時間,開灤股份、東方電氣等上市公司實施了再融資,公開增發開始啟動。同時,備受市場關注的西南證券借殼上市已通過了發審委審核,成渝高速宣布重啟IPO準備工作等一系列消息均被市場解讀為新股發行即將重啟的信號。
不過,根據商業銀行今年前11個月到期打新理財產品收益排行來看,目前產品收益與去年牛市無法相提并論,82款理財產品平均收益僅為8.42%。但是相對于投資股票市場的產品凈值大幅縮水,這類產品具備非常穩健的抗跌能力。理財專家表示,在目前市場環境下,參與新股發行、公開增發也可以通過銀行打新理財產品進行。
打新產品收益增
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內共有82款打新理財產品到期。這些產品來自工行、招行、中信、光大等多家銀行,理財期限分為10天、15天、3個月、6個月及12個月。66款產品公布了預期收益率,其中46款產品實際收益率低于預期收益率,占66款產品的69.69%。表現比較好的,如光大銀行12個月期“陽光資產管理計劃同贏9號新股申購產品”預期收益率10%,實際收益率為30%;工商銀行3個月期“新股申購2007第22期810758號”預期收益率為10%,實際收益率為17.71%。
理財專家提醒投資者要注意對于產品的篩選,對于可以參與網下打新的理財產品要分外警惕。此外,投資者可以關注產品的費用。此前,為了留住客戶,中信、浦發分別將打新股產品管理費降至投資收益的10%;工行、民生銀行年初推出的新股申購產品也打出了“低費率”牌。在“同質化”傾向比較高的這類產品中,投資者要仔細考慮費用因素。(陳 墨)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