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公布的6月份CPI數據再次顯示,目前人們所面臨的通脹壓力遠未消除。對抗通脹,防止資產縮水成為人們持續關注的話題。如何從眾多讓人眼花繚亂的產品中找到那些能夠有效抗衡通脹的理財產品,錢沿找來各路專家幫您精準定位。
選擇一:股票型基金
投資風險:★★★★★
“覆巢之下無完卵”,隨著股市進入大調整以來,基金凈值的縮水讓眾多基金投資者感受到了資產縮水的煎熬。很多投資者也面臨著割肉離場還是繼續追加投資的艱難抉擇。對于這類問題,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個人高端業務總監王翔的建議是,如果想要有效對抗通脹,積極投資勝于消極退縮。頻繁進出只會增加投資成本,長期投資才能有效抗衡通脹。
“以A股市場為例,雖然曾出現過比目前市場更大的跌幅,但假設從1990年到2003年這14年間,一個投資人堅持期限為5年的投資,那么在以1995年到2008年(7月)不同年份結束的投資時間段內,只有2年收益為負,其余的12個年份都是正收益。”可見,價值投資的威力還是依賴于投資時間。
至于具體的投資品種,王翔認為,從長期看,最能夠有效對抗通脹的基金產品當屬股票型基金。盡管此類基金在目前的調整中跌幅最大,但是長期投資的最大作用就是燙平市場短期波動的風險,而多數市場的長期指數是不斷走高的,所以股票型基金還是最可能長期“跑贏CPI”的基金。在具體品種上建議傾向長期業績排名穩定居前的基金品種。
“不過投資者必須要明確,高收益品種其實也就是高風險品種。”因此王翔建議投資人在投資前,必須要做的事情是“了解自己”,看看自己是否是那個能夠承受高風險的投資者。“年齡是個重要因素,一般不建議高齡投資者以很大比率投資股票型基金。”其次是過往的投資經歷,只有之前經歷過股票市場的投資,在遇到波動時心理承受能力才會比較強。最后是投資占比的問題,王翔不建議把所有的錢都投入到股票型基金中。一般而言,投資股票型基金的比例控制有個較為簡單的公式:“100-年齡”的結果就是可以參考的投資占比。
在投資方式上,王翔更傾向推薦定期定投。“選時”在長期來看并非穩健投資的有利工具,“很多時候,我們一年當中就是在等待10-15個最佳交易日。”王翔表示,一旦錯過這些最佳交易日,投資收益就會大打折扣,甚至是虧損。股票市場的隨機性決定了普通投資者無需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研究市場的漲跌。相反,利用定期定投攤薄投資成本和風險,則更能獲取豐厚收益。
選擇二:分紅型保險
投資風險:★★★
作為一種流動性比較差的投資保障工具,保險的這一特點反而成為其幫助投資者抵制誘惑、最終贏利的優勢。中宏人壽的保險專家表示,有些具投資功能的保險產品如投連險、分紅險和萬能險都能較為有效地對抗通脹,不過分紅型保險在兼顧保障和投資兩項功能中優勢最為明顯。
所謂分紅型保險,是指投保人參與保險公司紅利分配的險種,相對銀行利息而言,保險公司分紅的利潤要稍稍高一些。不過根據相關規定,保險公司不可以向投保人承諾分紅比例。此外,分紅險可以在保證固定保額滿期返還的基礎上,由保險公司集中保險資金進行投資,以獲得保單的保值增值。
據記者統計,由于去年火爆的市場行情,以今年部分保險公司給予投保人07年的分紅回報率為例,大部分都維持在5%-5.5%之間,再加上2%-2.5%的產品內含預定利率,目前分紅險的綜合投資收益率可以達到8%左右,基本可以和CPI持平。
但是,投保分紅險也有一定的風險。首先,分紅險是一種收益保本但是不固定的險種,如果在某個會計年度結束后保險公司沒有盈余,分紅險就沒有紅利可分。因此投保人只能通過分紅實現浮動收益。
另外,對于投保人來說,并非所有人都適合購買分紅險。分紅險的變現能力較差,如果短期內有大量的資金需求,對于分紅險的購買就應審慎。萬一中途因資金需求而退保,投保人只能按照保單的現金價值來退錢,屆時損失很大,本金都難以保證。而分紅險的投資價值,也只有在長期持有的前提下,才能顯現。
選擇三:銀行保本收益類產品
投資風險:★★
投資分析及建議:
銀行理財產品多以穩健風格示人,而目前市場上投資人對于理財產品的需求,也大部分以“安全”為重。
“我們提倡投資以安全為本,在保本的基礎上再力圖獲取高收益跑贏通脹。”招商銀行南京分行零售銀行部財富管理中心經理張政表示,在目前的銀行理財市場上,能夠提供的產品大致分為三類:保本固定收益類產品、保本浮動收益產品和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而基于本金安全的考慮,保本收益類理財產品最受眾多銀行理財師的青睞,是推薦最多的品種。
據張政介紹,目前最安全的保本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的年化投資收益率大致在4.5%左右,大多投資于國債、央票、銀行承兌匯票等。而保本浮動收益類產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相對較高,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從今年初至今各家銀行發行的保本浮動收益產品最高平均預期收益率為7.5%。而此前一度大熱的信貸資產類理財產品,其中還涉及托管費用、銷售費用和信托傭金等,最后的收益率大部分集中在4.5%-6.5%之間。“但是信貸資產也是有風險的,銀行在發行該類產品的時候,并不承諾保本。”張政補充說。
因此,就銀行理財產品而言,在確保本金安全的前提下,產品的收益率就不能跑贏目前的CPI漲幅。但是投資者可以通過相關的資產配置,用部分資金去博取高收益來達到抗衡通脹的目的。(記者 金蘋蘋)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