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壟斷導致“黑色腐敗”
據了解,早在2007年5月,國務院法制辦就公布了《殯葬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其中明確規定:殯儀館是提供遺體運送、冷藏、火化服務的公益性非營利機構。但是殯儀館的行業壟斷依然存在,高收費、亂收費現象有增無減。
浙江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吳勇敏認為,存在這些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行業壟斷。“殯葬經營權和管理權甚至執法權都在一起,高度的壟斷導致了種種問題,這是產生‘黑色腐敗’的根源。”吳勇敏說。在如此集中的管理與壟斷下,殯葬業逐漸形成了“你不火化不行,我罰你”、“不在我處火化不行,無他處”、“不在我公墓區葬不行,沒處葬”的現狀。有人調侃說:“買東西可砍價,吃飯可打折,就是殯葬不能講價。”
據報道,民政部門曾回應稱,殯葬行業具有公益性服務的特點,不具有充分市場化的特征。同時由于殯葬行業的特殊性,它不同于普通服務業可以遍地開花,它的規模由當地的人口火化率等條件硬性約束,是自然壟斷的行業。云南昆明市民政局負責人則表示,殯葬業不能放開,“如果這一項的管理放開了,允許民營資本進入,就難免出現不嚴守規定隨意火化死者遺體的事件,到頭來會擾亂社會治安”。
但是,上述回答遭到了社會輿論的廣泛質疑。事實上,我國在殯葬體制改革方面,近年來做了很多工作,對殯葬市場也有所放開。然而,相當數量的地方民政部門將“準入審批權”轉化為“經營獨占權”,使得殯葬業的壟斷堅冰仍未打破。殯葬業還是壟斷經營,其格局依然是“只此一家,別無分店”。
就這樣,殯儀館由地方民政部門作為福利機構登記,民政部門自己收錢、自己管理,工商部門管不了;一些公墓也由地方民政部門出資興建、銷售和管理,仍然是自己收錢、自己管理自己。公益事業的管理者,事實上已經成為殯葬業暴利的最大受益者。
有意思的是,半月談記者采訪時,浙江省民政廳分管處室的負責人卻稱“浙江的殯葬業不可能有腐敗”,也“不存在高收費、亂收費”。對此,浙江省澤厚律師事務所律師楊高波評論說:“讓既得利益者自己來革自己的命,談何容易?”
“管辦分離”是關鍵
楊高波認為,打破殯葬行業壟斷,恢復其公益性質,是每個百姓的迫切呼聲。要破除殯葬業的行業壟斷,最關鍵的是要權責對等,管辦分離,引入外來資本,引導公平競爭。“目前的殯葬業市場還不是處于自由殯葬狀況。正因為高度壟斷,民間資本才難以進入。但殯儀館不應該是‘獨行俠’,也不應該是‘南霸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重點加強外來資金準入條件的審查與監管,而不應以該行業的特殊性而限制其他投資者進行經營。”他強調,“還葬禮以市場,還殯儀以公益,這樣才能真正打破殯葬業的長期壟斷。”
在今年兩會上,也有政協委員提案建議盡快出臺殯葬法來真正規范殯葬業,蕩滌暴利。立法既要有權威性、指導性,又要防止“部門立法”之弊端。浙江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吳勇敏認為,民眾要樹立文明喪葬的觀念。厚養勝于厚葬,應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安排喪葬事宜,莫追求門面,不盲目攀比。
據介紹,早在2005年,國務院就曾將《殯葬管理條例》的修訂列入計劃,今年又將其列入國務院一類立法計劃。業內人士分析說,各地殯葬行業發展狀況、經濟環境、風俗習慣的差別,以及地方民政部門對于“市場主導”還是“政府主導”的態度差異,決定了新條例修訂的艱難。
業內人士評論說,對于公益性的殯葬業的改革,相關部門對于這一行業的“放開”與否以及“放開”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相關部門是否真正執政為民,取決于相關部門的勇氣和信心。條例如何修改,公益性如何最大程度地體現,我們拭目以待。 (- 張樂 商意盈)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