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隨著第一期廣交會接近尾聲,參展企業陸續準備撤展。有參展商開始把不準備帶走的展品低價甩賣。也有一些工作人員圍在桌前,計算5天內的成交情況。進口展內甩賣的展品尤其受到歡迎,甩賣的也大多是食品、首飾、工藝品等。在尼日利亞展位,一些木制的手工藝品,沒多久就賣出了大半。
至此,備受關注的第105屆廣交會一期拉下帷幕。記者在連日的采訪中發現,此屆金融危機下的廣交會,呈現出了一些與以往不同的新現象。尤其是逆市中凸顯的一些粵企“新貴”,更令人備受鼓舞。
現象一
實力強不怕客戶“摸底細”,粵企要做“長線”生意
當記者到各個展位詢問訂單情況時,好幾家廣東企業負責人不約而同地回答說:“客商看工廠去了,看完工廠才會下訂單。”
開幕當日下午,佛山萬和集團的劉付錦就告訴記者:“有兩批客商已經趕到順德去看我們的工廠了。”美的集團、格蘭仕集團、志高空調等企業的展位負責人也向記者反映:客商要求考察工廠成了一個普遍現象。
一位老廣交分析,往年這樣的情況在大宗成品制造企業中并不多,海外采購商一般對上游產品供應商才會這么急迫地提要求。“這說明海外客商對采購更加謹慎了,他需要看你企業的規模實力,確認你不會輕易倒掉,才敢跟你合作。”
另外一種可能是:更多新興市場來的客戶希望成為出口企業的長期客戶,而不是做“一錘子買賣”,因此他們希望找到實力雄厚的合作伙伴。對此,廣東企業紛紛豪氣地回答:“我們的實力經得起挑剔!”
現象二
談生意談到展館外,晚上給客商“開小灶”
身著正裝的人們,一邊享用著自助餐,一邊進行著輕松愉快的談話。服務員端著一盤盛著紅酒的高腳杯在會場穿梭,臺上還進行著廣東民樂演奏、粵劇表演等有廣東特色的文藝節目。
別誤會,這不是一個普通的西方酒會,而是廣東省外經貿廳和廣交會主辦方首次嘗試以創新的方式舉辦的“廣交會采購商與廣東企業家交流會”。出席的都是廣東優質家電類出口企業代表,而邀請的100多位采購商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辦方告訴記者,這是協助廣交會廣東參展企業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項創新舉措,旨在幫助企業利用廣交會平臺擴大出口,提高參展成效。
其實,為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廣交會主辦方本屆已經推出延長閉館1小時的做法,以增加成交機會。然而,政府和參展企業并不滿足于這一“加餐”,在此之外還紛紛“開小灶”。
聰明企業也紛紛留下一招,為自己的展示機會加碼。“白天我在這里等客戶,晚上還會把客人拉到我們的國際貿易中心談生意。”來自湛江的紅牌集團董事副總經理孫軍告訴記者,他們在廣州成立了一個國際貿易中心,裝修成公司產品的固定展廳,這次廣交會正好派上用場。
現象三
高科技企業頻亮相,逆市擴張進軍海外市場
廣交會經常都被誤認為是“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展會。然而,在本屆廣交會,記者發現廣東高科技企業頻頻現身廣交會。
“我們的目標是五年沖刺世界第一。”深圳研祥智能執行總裁樊小寧說。這家占據國內特種計算機領域1/3市場份額的企業,從去年開始把國際化定位為其3年內的首要行動戰略。
目前研祥在特種計算機行業的全球排名是第三,業務以內銷為主,國外業務只占總銷售額一成多。“現在金融危機,成本降低,正是我們加速海外擴張的大好時機。”樊小寧向記者透露,研祥正準備接下美國知名保險機構AIG的盤,成為紅魔曼聯隊胸前廣告的下一個贊助商。
深圳巨龍科教高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互動教育平臺系列產品的民營高科技企業。擁有近20項國內外專利,成功突破的海外市場的技術壁壘,在荷蘭、葡萄牙、澳大利亞等部分海外高端市場取得市場份額第一的驕人業績。在本屆廣交會上,他們帶來的全新的交互式電子白板賣得非常好,每套1000多美元的產品5天就賣出了1000多套。此外,還有不少買家對他們的產品很感興趣,準備回去后進一步跟他們洽談。
該公司海外銷售中心總監馬艷慧介紹,“我們粗粗數了一下收到的名片,就有4500多張!”直到昨天下午,當很多展位開始打包撤展時,巨龍公司的展位上,還是不時有客商前來詢問。
類似的例子,還有在國內手寫識別領域位居第一的漢王科技公司。在海外市場讓部分外貿企業望而生畏的時候,這些新的粵企代表敢于“頂風作案”,在于其強大的內銷根基和良好的內功,才敢放手去海外市場一搏。誰又能說,他們不是未來的廣交會新明星呢?(記者張啟吳哲盧軼)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