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新社發 海安仇穩山 攝
編者按
豬價暴漲樓價暴跌,曾經的2007年、2008年南京發展商養豬成為市場一道詭異的風景。隨后的日子里,不斷傳出大學生養豬、建筑商養豬、房地產老板養豬,最后,就連搞IT的丁磊也經受不住市場利潤的誘惑開始養豬……但市場終歸是市場,進入2008年下半年,豬價遽然下跌,速度超出預計,不到半年生豬價格降幅超過45%,價格直抵每斤6元的成本線,造就了20年來豬價最快的一次下跌。以“豬肉價格”為關鍵詞上網一搜,展開的頁面上全國各地的“哀嚎聲”一片。
喧囂退盡,價格浪潮退盡,留在沙灘上的人猛然發現“裸泳者”遍地。
豬價的潮漲潮落,從來不是新生事物。1930年美國的經濟學家舒爾茨、荷蘭的經濟學家丁伯根和意大利的經濟學家里奇,就以豬價潮漲潮落為研究對象,各自獨立提出了“蛛網理論”,來解釋價格和生產商的行為互為因果及互為矛盾。只是近一個世紀過去了,我們仍然被“蛛網”牢牢捆綁。如果說逐利者的損失是逐利行為所致的話,那只是連累了那些在農村的以養豬為經濟主要來源的散養戶。
我很怕世界杯,每次世界杯舉行的時候,往往是豬價很低的時候。
市場調查豬價上漲,屠宰廠會抬高價格豬價下跌,屠宰廠會控制進豬量
養豬戶從來都是市場的“失意者”
養豬的暴利時代戛然而止,追著價格擴養的農戶們發現自己又一次被市場無情地“戲耍”了。但盡管目前這輪生豬價格下跌是20多年來價格下降速度最快的一次,然而在豬價一路狂瀉之際,豬肉價格卻依舊“波瀾不驚”,這中間差價流向何方,到底是哪個環節截流呢?
利潤“蹺蹺板”偏向了誰
一邊是豬價如脫韁的野馬,一邊卻是肉價“波瀾不驚”。每每在豬價下行時,這一奇異的現象總會引起人們的關注。記者通過調查發現,在豬價上漲時,超額利潤流向上游鏈條,養豬戶、豬販獲利較大,而下游的豬肉批發商、零售商則獲利減少;反之,當豬價下跌時,利潤開始流向下游鏈條。記者將其形容為“蹺蹺板效應”。
“從去年5月份到現在,每公斤生豬下降了4塊多。然而廣州市的瘦肉價格從去年5月的32塊多每公斤到現在的30塊,僅僅下跌2元。”廣三保總經理揭揚很是氣憤。
根據溫思美教授提供的數據來看,在過去的半年,優質生豬的價格下降了近45%,普通生豬的價格降幅超過了45%,而肉價跌幅遠遠不到這一程度。
“在2007年下半年,養一頭豬最多可以賺到700元!”一位豬販告訴記者,在這一輪價格巔峰期,養豬戶至少可獲得價格上漲部分的50%的利潤。
“生豬上下游之間從來就不是一個利益共同體。”搜豬網顧問馮永輝表示,豬價上漲時,屠宰廠為了維持運轉,會爭搶豬源抬高價格,屠宰廠和豬肉商有可能會虧損,這時明顯地表現為賣方市場;豬價下跌時,開始轉到了買方市場,養豬戶急于出手,相互壓價,屠宰廠以消耗庫存為由,控制進豬量,控制市場供給穩定肉價,豬價走低它們無疑會獲得較大利潤。
被扭曲的價格機制
而對于一些遠離產地的地區,“蹺蹺板效應”更加明顯,記者在廣州市場中調查發現,生豬上下游幾乎呈“冰火兩重天”的現象:一邊是養殖戶、豬販忍痛割肉,一邊卻是豬肉商在趁機賺取暴利!
“目前生豬交易價格是6.2—6.3元/斤。”4月8日記者前往廣州嘉禾生豬批發市場了解情況,該市場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幾月市場成交量同比下降了5%—10%。但近期由于天河市場暫時關停,導致該市場成交量有所回升。在記者表明購豬意愿后,一位自稱是賣“溫氏豬”的檔主才告訴記者:“現在價格跌到5.3—5.4塊一斤了。”記者隨后在25號檔得到了驗證,該檔主同樣是賣“溫氏豬”,她無奈地表示,“現在是一天一個價。”這位檔主告訴記者“每天都要虧錢”,她表示,“價高的時候有錢賺,現在虧本也是正常。”記者在市場發現,有近10家檔口貼出轉租信息。
在一輛正在裝豬并準備運往屠宰場的車上,司機告訴記者,現在批發價跌到了6元以下。肉販(豬肉中間商)把這些豬運到肉聯廠屠宰加工,加工費、運輸費加上稅費等,總共不超過100元/頭。他們再以10元的價格將加工好的豬賣給豬肉檔。
“現在一頭能賺100—200塊吧。”五羊新城東興南菜市場的一位豬肉檔主說,“賣豬肉,有賺有虧,豬價漲的時候日子難熬,現在好些了。”
“豬肉檔賺的還是小頭。”一業內人士透露,有一個環節,不管豬價漲跌總能獲得超額穩定利潤,他們就是肉販。據估算,按一頭200斤的生豬計算,6元生豬進價,加上加工費、稅費等,總成本為1300元,而按賣出價10元算,肉販總收益為2000元/頭,利潤為700元/頭,利潤率為53.8%!對于豬肉零售商來說,通常,一頭200斤的生豬,豬肉一般只有75%,按目前市場15元/斤的瘦肉零售價計算,除去成本2000元,其利潤為225元/頭,利潤率為11.25%。
“事實上,肉販不需要投入太多固定成本,而且其技術含量也很低!”該業內人士對此表示憤慨,肉販主要是憑借其較強的市場勢力賺取了高額利潤。采訪中多名豬肉檔主也表示,他們不能直接去生豬市場拿豬,而必須要通過肉販這一環節,至于具體原因,他們均不愿回答。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