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消協發出消費提示,稱奶精、雞精、牛肉精等產品的說法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等權利,消費者選擇時要看清成分配方表,因為有些產品可能含有化學合成物。該消息引起消費者巨大回響:奶精不含奶,雞精沒有雞,沒有原產品怎么能叫這樣的名?這些調味精是如何成“精”的?
市場:“精”多名不副實
濃縮的都是精華———潘長江的這句“名言”用在奶精、雞精、牛肉精等產品看起來再合適不過。但事實并非如此。
人們烹飪時常用的雞精在市場上種類繁多。記者走訪市內超市時發現,與大家“雞精就是雞肉營養精華”的理解不同,雞精主要成分各有特色。有的品牌成分配方表中標有雞肉、雞蛋;有的則標注雞肉粉、雞油;還有的模糊地標著雞肉提取物甚至沒有“雞”出現,但是幾乎所有的雞精中都有“雞”的圖案,向消費者做出暗示和誘導。如某知名品牌雞精的配料表中標注“食品添加劑(谷氨酸鈉、食用香精、增味劑、增稠劑、β-胡蘿卜素)、食用鹽、白砂糖、淀粉、雞肉粉、雞蛋、大豆、小麥……”,但究竟“雞肉成分占多大比例”卻沒有標示。
記者了解到,廣東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曾做過一次雞精調味料的比較試驗,一些品牌雞精的確不含雞的成分,甚至主要是用食鹽、淀粉做成的。
除了雞精之外,記者看到調料柜上還有牛肉精、鴿精等多個“調味精”品種,情況類似,成分均與名稱原產品不甚搭調。關于“精”的標示,非常不規范。
實際上,各種“精”名不副實的現象相當普遍。中消協表示,根據調查,奶精實際上不含奶,而是以精煉氫化植物油和多種食品輔料為原料,經加工而成。奶精只是用于食品中改善口感,并沒有使用一滴牛奶或奶油。但其名稱標示卻極易使消費者誤以為“奶精”就是奶的精華。
消費者:掛羊頭賣狗肉欺騙
網友伊北發帖質疑,電視里鋪天蓋地的雞精廣告以其精美健康的宣傳內容和畫面,傳達給我們這些普通消費者一個觀點:雞精是從雞湯里提煉出來的,是純天然的,比普通的味精更營養更健康,菜里放雞精,就當是天天喝雞湯了。
“雞精不含雞,那憑什么打著雞的名義?以前,我們也喝過麥乳精,那難不成也不是麥和乳做的?還有現在流行的蘑菇精奶精牛肉精,究竟和原產品有沒有關系?“精”仿佛天生是個好字,這無形中便給消費者造成了一種蠱惑,而商家恰恰利用了消費者追求健康的心理,來個掛羊頭賣狗肉,欺騙消費者,著實可惡。如果只是味道相似,那等于是人造替代品,危害究竟在哪,那真是沒準。”伊北說。
消費者劉女士也憤慨地表示:“記得鬧禽流感時,不少‘雞精’生產企業馬上召開發布會,請專家證明‘雞精’里面并不含‘雞’的原料,跟‘雞’劃清界線。可一等禽流感過去,企業又說含‘雞’了。作為與消費者生活息息相關的食用品,居然成分想說有就說有,想說沒有就說沒有,怎么可以如此隨意?”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