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包門”不斷,物件常有丟失損壞
就在半年前本報記者曾報道,在溫州,一家民營速遞公司一個月內就連續三次包裹被調包:一臺蘋果手機被換成兩把鎖頭;一件羽絨服被換成一包紅棗;一部金鵬手機變成水泥塊。
今年年初,315消費電子投訴網(www.315ts.net)公開了《2008年度快遞行業投訴統計分析報告》,2008年,他們共接到快遞行業有效投訴10261宗,比2007年增加了近一半,涉及在國內經營的170余家行業企業。服務態度差、快件延誤晚點、以及物件丟失損壞是投訴的三大熱點。物件丟失方面的投訴占投訴總量的18.65%,物件損壞占投訴總量的9.34%。絕大多數人發現物品丟失后都已無法追回。并且多數人因為沒有保價,無法得到保價賠償。此時快遞公司大都只賠償運費的3倍至6倍,遠遠都不能彌補損失。
據有關部門估計,2006年~2010年,快遞市場的發展速度會在25%以上。大多數民營快遞企業小、散、弱,信息系統落后和商業信用低下,缺乏性能良好的客戶統一結算系統、全球性的貨物追蹤系統、網上自動貨物動態查詢系統等,在服務和效率方面遠遠落后于國外同行。而從業人員的知識層次普遍較低,嚴重影響了服務質量,降低了與外資同行競爭的能力。
速遞物流業工作人員曝內幕
干這行,憑良心
從趙倩丟失電腦的過程可以發現,郵寄物件在運送中轉途中的監控力最弱,也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之一。
前快遞員安徽人小鄭曾向本報記者披露內幕,要想調包,并不很難。“包裹一般都是用膠帶紙封口的。如果沿著封口用刀子一劃,盒子很容易就打開,里面東西調包以后再用膠帶封上,很難看出來動過手腳。”快遞員收貨后回公司的路上也是一個可能會發生貨物“變身”的環節。如果他知道里面的東西比較值錢,并且起了貪念的話,他完全可以在路上就把包裝打開,把貨物拿出來。所以經常有人的貨物被換成了路邊的石頭、碎掉的行道磚等。還有一種情況,快遞員通常給好幾家快遞公司打工,哪家的運費高他就會把貨給哪家,他們甚至會重新填寫單子,這個時候就需要進行重新包裝,如果快遞員此時見財起意,那么貨物就命運堪憂了。
在湖州經營著一家速遞物流公司的陳老板(化名)說,連他自己發到北京的貨都被人做了手腳,“寄了一刀咸肉,到北京打開時只剩下肥肉了,精肉被切走了。”他對記者說:現在干這行,憑良心。
陳老板的公司連他在內總共才7個人,卻加盟了六家速遞物流企業。“現在競爭激烈,生意難做,只加盟一家公司吃不飽。”而加盟費也從最初的一萬元一家,降低到現在的幾乎“零成本”加盟。“現在每個月都有幾家快遞公司倒閉,人頭熟悉了,加盟費也就是意思意思的。”
因為加盟了六家企業,陳老板發出的郵車甚至不能像郵局那樣貼封條。“因為對口好幾家企業,貨物都混雜放在一輛車上,要途經好幾個站點開箱拿貨。”
駕駛員和運貨工人,陳老板都是仔細挑選的,“人品很重要。一般剛來時我不會讓他們一個人押貨,不放心。要合作過一陣,熟悉了,相互了解了,才會放手讓他們一個人做。”
每次總公司發來貨物,他總是要求手下一樣樣仔細清點,如果發現有破損的,絕不簽收,退回公司。
從他手上發出的貨物,他更加仔細。最近新茶上市,郵寄茶葉的很多。為防止茶葉被調包,他每次都在茶葉盒外面套上蛇皮袋,讓人家看不出這是茶葉。
“在國外,郵包分揀現場都是由機器操作的,看不到什么人,所以能把風險盡量降低,而國內大量的都是人工操作,只能自己盡量小心。”
而每次有稍微貴重一點的物品寄出,他都會在貨物發出后立即給收件人打電話,告訴他貨物的單號、分量,提醒對方在簽收前先核對一下。
“這種細節管是管不牢的,只能靠自己自覺。”(通訊員 劉子瑜 周昕 記者 俞熙娜)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