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情緒大為好轉
不過,與去年11月和今年2月市場彌漫的極度恐慌相比,如今市場情緒已大為好轉。以代表投資者情緒的指標——芝加哥期權交易所Vix(市場波動率指數)合約來測度,市場波動性只有去年高點的大約一半,顯示投資者認為未來的股價波動將趨于緩和。
目前,全球各國政府正在竭盡所能應對金融危機。人們希望低利率、財政刺激和數量寬松貨幣政策的結合將最終取得成功。數量寬松貨幣政策的后果已經導致了債市反彈,盡管其反彈幅度不如股市大。同時,在利率實際上已經為零的情況下,人們持有現金的愿望已經降低。根據匯豐銀行的數據,今年美國貨幣市場共同基金未有凈資金流入。投資者寧愿在債市尋找廉價品:高收益債券利差已經從最高水平下降逾3個百分點。
但是,投資者的熱情尚未經受新一輪壞消息的檢驗,業績公布季節將是第一個考驗。據悉,在已經發布一季度業績預告的企業中,已有四分之三的企業股價受到拖累。而在2007年第二季度,只有不到一半的企業發出業績預警。花旗集團認為全球企業的利潤從波峰到波谷的下滑幅度將為50%。同時,因經濟衰退尚未結束,失業率的無情上升將不可避免地影響到消費者情緒,目前已經有所穩定的經濟數據常常會再次掉頭向下。
作為曾準確預測了最近市場起伏的分析師之一,摩根士丹利戰略家Teun Draaisma認為,“熊市”尚未結束,企業利潤、房價和銀行借貸等基本面因素并未觸底,股票估值也未達到歷史最低水平。目前美國市場經周期調整后的市盈率為14.5倍,而上次熊市的最低市盈率只有一位數;標準普爾500指數的股息率僅為3.2%,且很可能進一步下降。
不過,摩根大通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龔方雄的看法則較為樂觀。他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以上周美國鋁業在收市以后宣布盈利低于預期、股價不跌反漲為例表示,企業盈利下滑代表的是過去,而資本市場永遠是向前看的,投資者關心的是將來的盈利。目前投資者的心態已不是“熊市”心態了,趁壞消息買貨、有好消息更要追漲已占上風。龔方雄介紹說,這種現象在香港市場很明顯,很多H股公司宣布的盈利都很差,但股價最多只跌一兩天,這正是市場由“熊”轉“牛”過程中較為突出的一個特點。他認為,中國股市已基本完成了“熊”“牛”轉換,尤其是A股。
市場短期面臨向上動力
“全球經濟還未見底,但股市會提前經濟見底,全球股市應該處于從‘熊’到‘牛’的轉換過程當中。這個過程會有很大的反復,與A股在1700點、1800點的筑底過程類似,當時A股上沖到2000點就被拋盤打下來,但到1700點、1600點就賣不動了,接盤的大有人在。”龔方雄如是表示。
鑒于美國修改了以市值計價的公允價值會計準則、銀行股的業績將因此提高20%左右,以及美國證交會又開始限制做空,龔方雄預計,短期內全球市場面臨向上動力。但到7、8月份基本層面方面利好的消息不多,市場可能還會再次探底。
受4月9日富國銀行宣布業績好于預期的刺激,標準普爾500銀行股指數暴漲25%,為該指數創設以來的最大漲幅。
高盛公司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隨著全球經濟衰退有所緩解,歐洲股市的投資者應當日益關注那些周期性行業。“最近的數據使我們對經濟周期最壞時期已經過去更有信心,進一步從防御性行業轉到周期性行業。”
高盛將其對制造業企業、科技和旅游股的評級分別上調至“增持”和“中性”。高盛還下調了其對那些與經濟增長關系不大的行業的評級,制藥廠評級被下調至“中性”,食品和飲料制造商被降至“減持”。在歐洲股市,高盛最青睞的板塊是石油和天然氣制造商、汽車制造商、工業商品和服務公司以及電信提供商。(記者 袁蓉君)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