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應提高新興市場國家的金融話語權
繼續我們對二十國集團倫敦金融峰會的報道。國際金融危機導致世界經濟戰后六十年來的首次衰退,為了應對這一全球化時代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前不久美聯儲宣布購買最多3000億美元長期國債和8500億美元與“兩房”相關的抵押債券。這一非常規調控手段立即引來世界金融市場的新一輪動蕩,那么,美國大舉印刷鈔票會給世界各國帶來什么?當前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儲備貨幣體系會走向何方?這也不得不成為這次金融峰會各國之間關注的熱點。
國際輿論認為:
美國定量寬松政策的推出對于不景氣的全球經濟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
3月18日,美聯儲表示,將收購3000億美元長期美國國債,和1.25萬億美元的兩房發行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這是美聯儲40年來首次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美聯儲在隨后發表的聲明中指出,此前通過歷次降息,聯邦基金利率已經降至幾乎為零,在失去減息空間的情況下,美聯儲的政策重心正轉向定量寬松,消息一出,各界紛紛評論,指出美聯儲正在開動印鈔機救市,因為所謂定量寬松,是指利率接近或者達到零的情況下,央行通過購買債券,向市場直接注入貨幣的方式,與利率杠桿這一“傳統手段”不同,定量寬松一般只在極端條件下使用,因此經濟學界普遍將之視為“非傳統手段”。
萊爾•葛倫里:“這傳達了一個信息,就是現在的經濟到了必須緊急處理的階段了。”
萊爾•葛倫里,美聯儲前理事,著名經濟學家。
萊爾•葛倫里:“要把經濟頹勢扭轉過來,他們不能再降低利率了,聯邦基金利率已經接近為零,所以他們用了我們稱之為非常手段的貨幣政策,增加他們的資產負債。”
在隨后發表的聲明中,美聯儲坦承,美國經濟衰退還在加劇,失業增加、債券和房產價值縮水、信貸依然緊縮,導致消費和投資不振,去年第四季度美國經濟下滑了6.2%,為26年來最糟糕表現,那么此次美聯儲動用非常手段,能否重振美國經濟呢?
記者:“他們的這些做法會存在一些潛在的通脹風險嗎。”
萊爾•葛倫里:“當然會的,但是必須得這樣做,我們的經濟已經處在深淵的邊緣,我們不能讓經濟墜入深淵。”
本杰明•弗里德曼:“我認為這是一個在非正常環境下行之有效的辦法。”
本杰明•弗里德曼,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本杰明•弗里德曼:“現在正是一個非常環境,這正是問題的重點,因此,我認為美聯儲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希望其它各大中央銀行也能做同樣的事情。”
美聯儲的這個意外舉動震驚了整個資本市場,道瓊斯指數在消息傳出的幾分鐘內就上漲100點,與此同時,美聯儲大規模收購國債的消息刺激十年期國債價格大度上漲,國債收益率創下20多年來的最大單日跌幅,美元兌主要貨幣全線暴跌,美元指數當天2小時內下挫2.4%,這也是美元指數自1981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當天,國際石油,黃金等大宗商品期貨則迎來了新一輪的上漲行情,石油價格當天大幅飆升7%,由于美聯儲大幅購買國債引發通脹憂慮,重新強化了黃金保值避險的屬性,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4月合約大漲7。8%,定量寬松政策對樓市的影響也立竿見影,3月以來,美國新房開工量在連續7個月下降之后首次增加,且增幅達22.2%,創1990年以來的最大漲幅。
鐘偉:“采取廉價貨幣的政策,推動本幣的貶值,推動本幣利率的下跌的話,那么可能對本國的實體經濟是有利的。”
鐘偉,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對于定量寬松政策短期內提振美國經濟的作用,他認為,這種方法相當于大舉發行紙幣來提高信貸供給,從而降低美國家庭和企業貸款的長期利息,有利于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復蘇,這也正是美聯儲采用非常手段的目的所在,不過盡管如此,鐘偉認為,美聯儲此舉并非一個負責任的做法。
鐘偉:“對于境外的普遍的債權人,對于整個國際貨幣體系來講,是相當負面的不負責任的措施。”
鐘偉認為,美元是全球主要貿易與儲備貨幣,目前被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作為投資項目或者是外匯儲備大量持有,美聯儲增發貨幣引起國債價格上漲,收益率降低,這對國際債權人來說,顯然會是一場災難。
鐘偉:“對于境外債券人來講還很難對于美國政府的這種危機救助措施提出有效的應對辦法,看起來還是比較困難,你比如說中國,如果中國政府拋售美國國債的話,那么中國所持有的美元資產都是貶值的。”
美聯儲的救市新政,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國際輿論認為,定量寬松政策的推出,對美國經濟的短期恢復有利,但是也存在通脹風險,對于不景氣的全球經濟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美聯儲實際上是利用美元作為主要世界貨幣的特殊地位,在為本國經濟謀私利。
對此,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等歐洲官員提出:美國現在已經失去了市場原則,沒有穩定的貨幣供應量,只有轟鳴的印鈔機。
美國之音分析稱,這有利于美國金融市場早日走出危機,但同時加劇了通貨膨脹的風險,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把此舉形容為:這就如我們的車子正開往懸崖,美聯儲卻猛踩油門。德意志銀行經濟學家高登對此的態度是:“美元無限制的信用擴充是危險的,將會把金融危機推向深淵。”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