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堅持捂緊"錢袋"恪守赤字紀律維穩歐元
以法、德為代表的歐盟各國堅決反對追加經濟刺激開支,并不是要在全球同仇敵愾應戰危機的時候故意與美國唱對臺戲。在這背后有其決策者對經濟形勢的主動判斷,也有其作為一個區域性政治經濟共同體所面臨的種種約束。
首先,歐洲經濟尚未到達不可承受的地步。特別是東歐地區,正如方明此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其經濟金融局勢的確出現了不小的問題,但至今仍處于可控范圍。與此同時,歐盟領導人一再強調眼下的重點是實施前一階段刺激方案,要在評估其效果的基礎之上才決定是否增加政府開支。另外,歐盟方面沒有拿到明面上來談的是區域共同體內部存在著資源分配的問題。2000億歐元的刺激計劃中,有1700億歐元來自各國自身投入。
其次,歐美社會保障體系差異懸殊。因高福利給歐洲各國帶來的沉重負擔近年來屢遭詬病,但在眼下卻成為老百姓抵御危機的天然屏障,這一體系也被歐盟稱之為"自動穩定器"。
第三,曾因多年高通脹而大吃苦頭的歐洲對于經濟刺激可能帶來的通脹隱患也不無擔憂。方明認為,各國推出的刺激計劃都是剛性的,規劃中或者已經上馬的基礎建設項目不能中途撤出,勢必會繼續推動商品價格上漲,從而導致惡性循環。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歐盟各國在擴大財赤方面面臨著嚴苛約束。根據歐盟的《穩定與增長公約》,成員國財政赤字不得超過當年GDP的3%,公共債務不得超過GDP的60%。而據權威機構預測,到2010年德、法、意、西四國財赤將高達GDP的6.4%,國債將占GDP的83%。IMF更預測英國今年財赤將在GDP中占比11%,遠超公約規定。方明認為,加大經濟刺激規模意味著財政赤字和公共債務的攀升,而這勢必會給歐元穩定帶來負面影響,也不利于歐洲積極推進的一體化進程。
峰會有望找到"中間地帶"
如此看來,歐美在這一問題上的堅冰短期內恐怕難見消融,美國28日突然改變口風也是迫于這樣一種現實,期望各國能就經濟刺激問題尋找到一個"中間地帶"。
就在美國緩和立場之前,日本、俄羅斯就此問題已經明確站在美國一邊,IMF也是旗幟鮮明地要求各國加大經濟刺激力度。包括中國在內的其它國家雖然沒有呼應"占比GDP2%"的說法,但也都在不同場合表達了應繼續刺激經濟以遏制經濟下行的立場。只有歐盟方面始終態度強硬,且不諱言與美意見相左。不過方明認為,事實上早在去年11月推出2000億歐元刺激計劃時,歐盟方面就曾放松口風,稱短期內可以超過關于財赤占比GDP3%和國債占比GDP60%的限制,但要注意中長期預算平衡。如今看來,在美國26日以積極姿態交出監管改革方案以向歐洲示好、更進一步淡化經濟刺激立場后,各方找到"最大公約數"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