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費券成為熱門話題。除了政府派發消費券外,不少企業也開始發放“消費券”。但大部分企業發放的“消費券”都帶有附加條件,用起來不太方便,從而引起消費者不滿。筆者以為,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企業用“消費券”的幌子掩蓋了自己的促銷本質。
在消費者投訴中,某知名家電連鎖企業發放的“消費券”頗具典型意義。該企業稱,“為共拉內需、保證增長,推出消費補貼券”,每位消費者可憑身份證和聯系電話,無條件領取總價值500元的消費券。但仔細閱讀消費券上的條款,卻發現限制不少:消費券分100元和50元兩種面值,100元面值的可在購買彩電、冰箱、空調等大家電時使用,50元面值的可在購買手機、數碼相機等小家電時使用,但必須消費滿2000元才能抵用一張;而部分品牌和特價產品都不能使用消費券。
這些條款令消費者產生很多疑問:企業既然鼓吹要“拉內需”、要“補貼”,又為什么限制消費券的使用范圍?大部分消費券發放對象都是中低收入人群,可該企業設置2000元門檻對應的家電產品中,有不少已是同類的中高端產品,并不適用于中低收入人群,這樣的消費券怎么用?
對于這些疑問,筆者以為,如果商家將消費券的名稱改為“促銷券”或“優惠券”,恐怕就能解釋了。必須看到,政府發放的消費券和企業發放的“消費券”并不相同。前者是代金券,屬于公共財政的一部分,一般不會限定消費內容,目的是為了拉動內需,促進社會總消費量的增長,沒有特定的受益企業或行業。而企業發放的“消費券”與以前的優惠券、打折券本質一致,主要是為了促進本企業產品的銷售,有特定的受益企業或行業,所以會設置層層門檻。
應該說,企業搞促銷無可厚非,通過促銷券、優惠券的方式讓利消費者也是不錯的選擇。但如果盜用了“消費券”的名頭,將企業的盈利行為“粉飾”為拉動內需的公益行為,就有點愚弄消費者的嫌疑了。特別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為消費者提供誠信的市場環境是激發消費熱情的重要條件。因此,在消費券問題上,如果企業只是想做做文字游戲,或利用消費者看重實惠的心理制造各種陷阱引誘消費,那么雖然能獲得短期的眼球效益,但最終會被有頭腦的消費者識破,進而損失自己的聲譽和消費者的信任。(任 羽中)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