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切實解決中南部地區的貧困問題
(八)改善基本生存條件。中南部地區干旱少雨,自然條件惡劣,貧困程度深,是寧夏最困難的地區。改善這一地區的基本生存條件,既是寧夏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又是一項極為緊迫的民生工程。要加大扶貧攻堅力度,把解決這一地區的生存和發展問題,作為促進寧夏發展的重中之重。加快解決中南部地區城鄉飲水安全問題,“十一五”期間,重點解決中南部地區75萬農村人口和固原、海原、西吉等15萬城鎮居民的飲水安全。要按照人隨水走、水隨人走的思路,依托已建成或擬建的農村飲水工程、揚黃工程及節水補灌工程,積極穩妥地組織生態移民搬遷,力爭在五年內基本解決同心縣、海原縣、鹽池縣、原州區、西吉縣、中衛城區等六縣(區)的生態移民搬遷問題。繼續支持以山區危房危窯改造為主要內容的減災安居工程,加快實施進度,擴大覆蓋面。繼續加強基本農田建設和保護,積極開展土地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積,努力實現人均一畝口糧田。積極發展沼氣、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解決農村的生活用能問題。
(九)拓寬農民就業和增收渠道。以市場為導向,以改善民生為目標,依托土地、光熱資源和補灌工程,重點發展以特色種植為主要內容的設施農業和旱作節水農業,抓緊編制相關規劃,分步實施。大力實施禁牧舍飼,發展灘羊、肉牛等特色養殖業。結合集雨水窖,鼓勵發展庭院經濟。以馬鈴薯、中藥材、草畜等特色農產品開發為重點,培育農業產業化基地和龍頭加工企業。大力支持固原肉牛、馬鈴薯等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建設。促進南部山區紅色旅游和生態旅游業加快發展。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加大新型農民培訓工程、農村勞動力技能就業計劃、陽光工程實施力度,擴大勞務輸出和就業空間。鼓勵在銀川等條件較好地區的職業學校、高中面向中南部地區定向招生,擴大招生規模。
(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中南部地區困難特殊,需要國家和自治區給予特殊支持,加強規劃指導,落實項目和資金。加大扶貧開發的投入力度,延長“三西”(甘肅河西、定西和寧夏西海固)資金使用期限。國家加大對生態移民、節水灌溉、設施農業等項目的支持力度。對中央安排中南部八縣一區的城鄉基礎設施、水利、生態環保、社會事業、基層政權建設等公益性建設項目,逐步減少或免除縣及縣以下配套資金,自治區也要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加大資金投入。切實做好海原縣政府駐地遷移的科學論證和規劃工作,國家適當提高補助標準,確保當地社會穩定。完善和創新對口支援方式,加大對口幫扶力度,鼓勵東部發達省市和有條件的企業,定點幫扶寧夏山區八縣和紅寺堡開發區。
四、促進農業穩定發展
(十一)強化農業基礎地位。加大基本農田建設保護力度,穩定播種面積,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300萬噸以上。轉變生產方式,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快建設北部引黃灌區現代農業示范區、中部干旱帶旱作節水農業示范區、南部黃土丘陵區生態農業示范區。北部灌區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重點抓好枸杞、牛羊肉、奶牛、設施蔬菜、釀酒葡萄等優勢特色產業;中部干旱帶重點發展灘羊和抗旱性強的特色農產品;南部山區重點發展草食畜牧業和馬鈴薯產業。實施品牌戰略,形成特色農業優勢產業帶。加快引進、選育和推廣耐旱作物與抗旱品種,繼續實施好種子工程、畜禽良種工程、農牧業科技入戶工程等,支持飼草料基地、加工機械、棚圈等配套設施建設。積極開展基層農牧業技術推廣和綜合服務試點。支持農畜產品質量標準及監測體系、動植物防疫體系、農產品市場體系、農業科技服務體系、農村服務信息體系和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寧夏農墾對現代農業的引領和示范作用,促進其加快發展。
(十二)大力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工業。充分發揮特色農產品資源優勢,鼓勵支持國內外有實力的大企業、大集團嫁接和改造區內企業,重點培育一批技術裝備先進、核心競爭力強的企業集團,形成若干具有當地特色和資源優勢的產業集群。鞏固提升優勢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大力發展生物發酵抗生素和其他化學原料藥。加快調整現有羊絨產業產品結構,提高加工深度和附加值。支持農業產業化經營,扶持農產品流通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等產業化經營的關鍵環節,鼓勵龍頭企業與農民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系。
(十三)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基本農田整理和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大力實施土地整理、農業綜合開發、北部中低產田和低洼鹽堿地改造、特色經濟林產業帶等重大項目,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和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中央財政加大對小型農田水利和中小河流治理的支持力度。繼續加大農村飲水、道路、供電、沼氣、信息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把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加快塞上農民新居、舊村整治改造等工程建設。啟動實施西北生態與現代農業省域示范區規劃的相關項目。
(十四)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加快推進農村金融改革,著重解決縣城以下金融網點少、農業保險滯后、農村金融服務水平低的問題。盡快組建寧夏黃河農村商業銀行,進一步理順農村信用社管理體制,支持辦好郵政儲蓄銀行,引導郵政儲蓄資金回流農村,積極開展村鎮銀行、貸款公司和農村資金互助社試點,建立健全農民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制度。進一步加大對“三農”的信貸投入,增加支農再貸款額度,適時完善扶貧貼息貸款管理,提高扶貧資金使用效率。加快農村擔保體系建設,支持建立農業貸款風險基金,組建扶持“三農”的信用擔保機構,探索解決農村抵押擔保難問題。積極支持開展設施農業、特色種植業、養殖業等農業保險,擴大農業和農村保險覆蓋面。
五、促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
(十五)高水平建設好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將寧東基地列為國家重點開發區,抓緊按程序批復實施《寧東能源化工基地開發總體規劃》和相關項目。適應市場需求,高起點、高水平地把寧東建設成為國家重要的大型煤炭基地、煤化工產業基地、“西電東送”火電基地,實現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促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優化資源開發利用模式,加強節水節地節能工作,建成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一批大型煤礦,加大對煤層氣產業化生產的支持力度。積極支持建設大型火電基地,發展大型空冷機組。支持西北地區西電東送工程建設,規劃建設寧東至山東直流輸電線路,實現黃河上游水電與寧東煤電打捆外送。按照國家相關產業政策支持煤化工產業。發展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對利用荒山、荒溝、荒灘等國有土地建設的工業項目,適當調整土地出讓價最低標準。
(十六)促進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和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加快重點城市的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沿黃城市帶建設,提高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按照國家產業政策,以節能降耗和環境保護為前提,促使鐵合金、電石和焦炭等行業朝技術先進和合理規模方向發展。重視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認真實施礦產資源規劃。鼓勵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冶金、有色、化工、建材、輕紡、機械等傳統產業,提高企業技術裝備水平和產品競爭力。提升電解鋁、醫藥、石油煉制等優勢產業的技術裝備水平。做好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工作,支持加快建立資源開發補償機制和衰退產業援助機制,實施采煤沉陷區治理工程,加大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和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培育壯大接續替代產業,著力解決就業等社會問題。
(十七)積極發展裝備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做優做強數控機床、自動化儀表、煤礦綜采設備、大型鑄件、精密軸承等先進裝備制造業。支持鉭鈮鈹稀有金屬、碳基材料、鎂及鎂合金、光伏材料等新材料生產企業開發新產品、延長產業鏈,將寧夏建成世界重要的鉭鈮鈹、碳基材料制品生產研發基地和國內重要的鎂硅及其深加工產品基地。支持寧夏建立和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支持中小企業科技孵化基地和科技資源技術產權交易場所建設。支持寧夏科技示范園建設和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申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