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多就是少,少就是多。
當中國上市公司包括機械制造行業內的知名公司,熱衷于公司間的交叉控股、交互持股之時———這已經是一個公開的秘密。中聯重科則專注于工程機械制造的主業。人們注意到,當中國股市2006、2007年度大牛市行情之下,中國上市公司都交出了出色的成績單。但毫無疑問,這份成績單的背后,就是大家所說的泡沫。
這些泡沫一旦釋放出來,而且已經釋放出來,我們看到的是股市在短短半年內上證指數已然腰斬。
我們總是指責投資者,說中國缺少價值投資者,多數人都是趨勢投資者。但如果我們的企業致力于價值的營造,致力于自身核心競爭力的營造,致力于縮短與國際領先品牌的差距,那么中國企業的價值本身就是趨勢,中國股市的趨勢本身就是價值。在這樣的一個資本市場上,風險應該會小得多。
中國今天還沒有產生股神巴菲特,很大的可能不是沒有價值投資者,更大的可能是中國的資本市場還沒有像可口可樂這樣的企業。
資本市場也好,產業市場也罷,都不是道德的講習所、烏托邦的試驗場。但一個專注于自己主業的企業,只要這個企業的產品需求能夠長存,將會具有更高的投資價值,將會擔當起更多的價值投資者的信心。
中聯重科十數年如一日專注于主業的做強做大,自然更多地承載著投資者的信心。
中聯重科的每次收購,都在于完善自己的產品結構與市場結構。
浦沅、湖機、中標,使得中聯重科分別在起重機、鋸床與鋸帶、環衛機械等領域占據了市場領導或領先地位。
新近的收購由于中聯重科此前超強的同化效應,一經發起,便為資本市場所認可。
中聯重科收購長沙建機院的資產,大部分為中聯重科目前租賃資產或為中聯重科提供產品配件的資產,資產收購完成后,有利于強化中聯重科主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打造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中聯重科收購陜西新黃工機械有限責任公司,使得公司快速進入土方機械行業,擴展公司產品鏈。盡管這起收購的對象質素為業內人士所異議,但是資本市場很快就消化了這一收購。這就是因為投資者對中聯重科快速進入土方機械市場的前景看好。
中聯重科收購湖南汽車車橋廠,在產業鏈組合中不言而喻。中聯重科在汽車啟重機領域內排名第二,而且在大噸位履帶式啟重機產品方面新近取得了重大突破。本次收購就是中聯重科加強在這一產品領域內的核心競爭能力的快捷方式。
中聯重科擬接盤的華泰重工主要從事散狀物料輸送設備及系統的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主要產品包括管式皮帶機、堆取料機、卸船機等。
2005年2月4日,華泰重工與世界散狀物料輸送行業龍頭企業———德國柯赫公司組建合資公司,專門生產各類堆取料機、圓管帶式輸送機、裝卸船機等散狀物料輸送系統設備。華泰重工的高層一直將“做中國散狀物料輸送設備行業的領先者”作為公司目標。
中聯重科如果收購成功,就又取得了在散狀物料輸送設備行業的領先地位。
中聯重科之所以不會停止其收購的步伐,就是根據中聯重科的市場裂變策略,尚沒有完成其戰略部署。詹純新這樣解釋“核裂變”———以產品組團為基礎,以品牌、技術和資產為紐帶,鏈接國際國內同行業知名企業,裂變出多個專業子公司;通過持續的“裂變”,最后以中聯重科為核心,形成一個國際化的工程機械產業集群。
這里的“鏈接”,就是經典的學院派術語。
在這個平淡的術語之后,可能是一場又一場的收購與反收購之戰。包括擬議中的華泰重工在內,任何國內優質的、有領先市場地位的機械制造企業,要想收購成功,就免不了與國際強勢企業針鋒相對的較量。
中聯重科的產業組團,何處是它的邊界呢?
考慮到中國大部分衛星地面接受站均采用卡特彼勒CAT柴油發電機作為電源保障、中國國內許多重要的大型電話網絡,均采用卡特彼勒柴油發電機組作為備用電源、中國迅速崛起的地鐵業依然是國外機械制造產品的天下等關鍵事實,我們不難看出:中聯重科的產業組團,依然有著巨大的空間。
正是中聯重科的市場裂變策略所體現的市場擴張機制,為中聯重科的快速擴張提供了巨大的空間。根據這一市場策略,中聯重科以目前的擴張速度,至少有10年的容量。以詹純新形象的說法,中聯重科目前也就5、6個孩子,但中聯重科最終要帶50、60個孩子;這才是真正的家大業大。
以超前的主業市場愿景構建,從而為以資本為紐帶的高速擴張創設出巨大的包容力,讓每個進入中聯重科的收購企業均能在國際化工程機械集群中保持自己的個性并高速成長。
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是一個冒險;中聯重科這個籃子里,雞蛋多了些,所以顯得很扎眼。好心人為此而捏一把汗,也在情理之中。
但將雞蛋放在多個籃子里,本身就是沒有信心的表現。
2007年中聯重科實現營業收入89.74億元,同比增長92.67%;凈利潤13.33億元,同比增長176.43%。
業內普遍認為,中聯重科的經營業績高于預期。
增長本身就是信心。
近日,中聯重科11億元人民幣無擔保企業債券順利發行;這也是中國首次無擔保企業債券的成功發行。這又是一個有關信心的問題。
無擔保的背后,是投資者以自己的信心在為中聯重科的企業債券背書。
資本在中聯重科手中,依照資本本來的能量,不斷地擴張著自己的舞臺;
凡能最終受益于資本者,必是運作信心資源的強者。反過來,能夠吸納資本為我所用者,必是大眾信心的鑄造者。
中聯重科在業內的“合縱連橫”,究竟是否達到預期的目標———打造中國工程機械制造業的藍水海軍?
這不是一個問題,而是對一種命運的擔當。
業內評論人士認為,中聯重科對CIFA的收購,不僅是企業自身的海外市場拓展,更是企業的長久自存之道。當年,日本豐田為了抵御日元對美元不斷升值的壓力,將自己的制造中心移師美國底特律,也就是“到敵人后方去”,結果成就了今日的世界汽車霸主地位。
在人民幣對美元不斷升值的今天,有識的中國企業是坐守困城,還是主動出擊?這種選擇比任何時候都具有了強制性。
有人會問:中聯重科會成為另一個豐田嗎?這個問題誰也無法回答,連詹純新亦不敢。因為這有關乎中國所有價值投資者的信心。而信心就在當下,不正是國人最為敏感的話題嗎?
信,就是最大的智慧。
開放只有是雙向的,才能顯示其全部意義。對一種可能命運的拒絕,需要勇者心態———士不可以不弘毅。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