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日,中國電工設備總公司總裁趙若林(右)與馬來西亞國家電力局高級副總裁馬吉德(左)簽署修建沙巴燃煤電站項目合同。該項目總值十億馬幣(約三億美元)合同,是中國公司首次與大馬政府機構合作建設的重大項目。 中新社發 蘇祥新 攝
|
中新社吉隆坡二月二十日電 (記者 蘇祥新)大馬是各國進軍東盟的跳板,中國公司一如該國蜚聲寰宇的跳水隊在這塊跳板近期連續跳出漂亮動作,譬如去年七月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拿下總值逾十億美元的檳城二橋項目;今天中國電工設備總公司摘得價值三億美元的沙巴燃煤電站合同,可以說,以往“養在深閨人未識”的中國公司現在頻頻出鏡讓世人刮目相看。
記者在大馬連續采訪感知,中國公司勝出任何一項合同均要與歐美日強手激烈競爭,殊為不易。而所以斬獲漸多,原因有四:首先,中國公司抓住競爭生命線,亦即技術這一點重點耕耘,以致往年的軟肋業已成為“硬骨”, 中國電工設備總公司擁有多達二百人的研究院,其能源設備技術已達世界巔峰;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更在造橋技術的某些領域領先歐美同儕,這就是他們賴以穎脫的奧秘所在。
其次,中國加大扶持力度,譬如,檳城二橋項目中國政府還提供八億美元融資貸款,這也是中國公司最終得標的極重砝碼。
第三,中國政府近年鼓勵企業走出國門,向海外進軍的中國企業不難整合國內資源來滿足外國對于入境投資的苛求,例如,此次沙巴燃煤電站馬方對環保要求極高,中國電工設備總公司取得本國環保最高水平知識及有關方面合作,在跨本公司領域的制造業、設備安裝等方面得到本國所需行業頂尖水準的協作。
最后,中方原有的價格優勢迄今仍讓歐美對手難望項背,還是中國企業的不敗王牌。
總而言之,提到中國企業在海外扎根就在“勞力密集型”找名單已是陳年往事,中國企業已經在技術輸出型構筑陣地,并具有競爭實力;雖然目下較多還是在不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取得地盤,然則假以時日在歐美本土站穩腳跟的前景已初露端倪。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