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韶山十二月二十五日電 (劉雙雙 唐甜 徐姍姍)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力爭快一點”,到改革開放之初“又快又好”的經濟發展目標,而后是“又好又快”的發展原則,再到本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最新提出的“穩中求進,好字優先”,一個“好”字位置的微妙變化正是中國經濟發展道路的生動寫照。
今天在韶山舉行的全國經濟強縣(市、區)科學發展論壇上,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著名區域經濟學家陳棟生教授從“好”字入題,為參與的全國三十多個經濟強縣代表把脈發展,建言獻策。
陳棟生認為,中國已經進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階段,與改革開放之初的探索時期不同的是,市場經濟已經逐步成熟,現在追求的是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
中國在新世紀頭二十年要實現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縣域經濟是重要一環。官方數據顯示,中國現有縣和縣級市二千多個,國土面積占全國的百分之九十四,縣域人口達總人口七成多。但是人均GDP只相當于國內平均值的百分之七十左右。
這種經濟發展的新趨勢為國民經濟的基石縣域經濟敲響了警鐘。陳棟生尖銳地提出,有的經濟強縣現在污染嚴重,連清水都喝不上;山西、陜西等省的一些經濟強縣依靠礦產資源的采掘讓少數煤老板富起來,貧困人口卻仍有三分之一以上,造成了“共建不共享”的弊端。
中國經濟發展對“好”的新定位需要人們重新思考“好”的標準。陳棟生說,過去經濟強縣雖然已經完成了原始積累,但發展過程中多是一元價值取向,即僅僅以經濟增長值為考核標準。以后的縣域經濟發展不但要看經濟增長值,更要看“生態足跡”,即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資源的合理開發,從一元化的價值取向過渡到二元。
而對發展滯后的縣域,陳棟生建議今后應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構建城鄉聯動的網絡;工業發展最好從農產品加工,尤其是本縣有特色農畜瓜果和土特產品的加工起步,礦產資源的采掘“寧可少些,但要好些”;發展工業缺乏條件或會帶來重大環境生態損害的,可發展旅游和文化產業;建設服務型縣、鄉(鎮)政府,把勞務輸出作為戰略產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