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給出的36.5億元的收購價,也遠遠高于業界預期——此前,蘇寧電器曾對大中做了一個多月的詳細資產財務評估。在資產評估完成后,蘇寧電器總經理孫為民對于傳言中30億元的收購價曾明確表示“超出我們的預期”。經營了20多年的大中電器旗下門店并非都是優質資產,和其他企業一樣也存在著各種形式的債務、往來壞賬等不良資產,這些無疑都對它的最終收購價格產生影響。
對此,陳曉卻拋出了一個鮮為人知的概念——“新大中”。據了解,早在今年7月,為了理清旗下門店資產,大中電器董事長張大中又注冊成立了“新大中電器”。在此后的5個月時間里,已經與“老大中”完成網絡的轉讓和品牌的轉讓。新的大中公司所擁有的是大中的經營性資產,也就是說包括門店網絡和相關支持零售的后臺等一整套體系。而債務、債權問題都不在新大中的范疇內。
“我們托管的是新大中。”陳曉盡量讓記者明白這個概念,從責任和權益來講,原來的債務、債權問題以及說不清的三角債還留在老大中,與新大中無關。換言之,張大中對于今天的收購早有準備。在這幾個月的時間里,他已經為此做了必要的鋪墊。
陳曉解釋的收購步驟共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由國美申請貸款給第三方戰圣咨詢36億元,并托管大中經營。第二階段,國美全面接手大中,同時報相關部門審批。第三階段,將整合后的大中裝入上市公司。
“賣方想早一點拿到錢。”陳曉表示,采取這樣的方式,也是為了滿足張大中的意愿。而且,對于目前的大中,確實也需要時間來提升盈利能力,“要讓大中的經營能力達到國美的統一標準”。
按照計劃,未來國美在收購第三方股權的時候,有一個比較明確的公式:國美的購買價格是36.5億元,或36.5億元加上至股權購買日獨立第三方公司已支付的利息減去此期間已分配的利潤(扣除管理前)兩者之高者。
按照蘇寧此前評估結果業界預期的30億元收購價,國美此番收購溢價超過20%。對此,陳曉稱國美看中的是大中的門店資源,“目前可用于新開家電零售門店的資源稀缺,租金不斷上漲。如果采取自開門店,其成本將會更高,更何況北京市場家電門店已經相對飽和。”而大中的主力門店經營了已經十多年,其物業成本等方面在今天看來,“簡直是無法想象的大便宜”。
明談蘇寧暗交國美
自大中與永樂的“聯姻”破裂后,大中就一直在積極地尋找合適的“下嫁”對象。事實上,大中一直或明或暗地在與蘇寧、國美同時洽談,并“擇優而合”。
在大中電器一年來不斷傳遞出的收購消息中,走上前臺的收購方始終是蘇寧。先是30億的出價傳言不脛而走,然后是蘇寧已經派駐相關人員入主大中。甚至雙方都對外發布消息稱,已經開始對部分地區的門店進行交接,一切似乎按部就班。
就在外界一致認為蘇寧將順利拿下大中時,蘇寧卻在12日晚間突然發布終止收購。而僅僅在1天之前,蘇寧華北區總部還召開了年終發布會。當時,蘇寧華北區執行總裁范志軍還語氣輕松地說,“我們已經接手了大中在山西的門店”、“對天津的門店還沒有接手”。如此明確的信號,換來的卻是次日的一紙終止公告。
自大中與永樂的“聯姻”破裂后,大中就一直在積極地尋找合適的“下嫁”對象。大中方面高層曾不止一次地明確表示,要在蘇寧等巨頭中尋找合適的收購方,甚至包括曾令張大中“很惱火“的國美。事實上,大中一直或明或暗地在與蘇寧、國美同時洽談,并“擇優而合”。
“剛開始不知道,后來才知道大中也在和國美談。”蘇寧總裁孫為民說,當初和大中在談的時候“彼此還是比較真誠的。之所以最后沒成,倒不是因為蘇寧看到大中走向落寞,而是多方面的因素。”
顯然,蘇寧12日的終止收購公告并非外界眼中的“事出突然”,而是早有準備。而一直等到12日才發的這個“終止”公告給蘇寧帶來的市場效應也很明顯。
在發布公告前的7個交易日,蘇寧電器股價大漲超過20%。家電專家陸刃波表示,僅從股價方面來看,蘇寧就已經成功了。之所以一直未予澄清,是因為連續的收購進展傳聞在給蘇寧股價“抬轎子”。
事實上,國美也的確不是“倉促”行之。陳曉在發布會上的話也證實了這一點。
“收購和整合是一件很有挑戰性的事,任何一家企業都會謹慎而積極。”陳曉表示,將結合自身的發展戰略以保證交易帶來利益最大化,也會充分考慮機會成本和時間成本。
36億不是個小數目,那么,國美能拿出那么多的錢而不影響正常的運轉嗎?陳曉給出的答復是“早已經考慮到了”。今年5月份,國美在資本市場做了一次融資,融資的額度是65億元,足以支持已經和即將出現的商業安排上的資金需求。
國美的資本布局
與蘇寧完全不同的是,國美并不缺乏行業整合的經驗。多年間,國美完成了十多個全國性和區域性家電零售品牌的整合。此次收購大中是其全國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