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特點 決定投資優勢
基金定投就是國際上通行的一種類似于銀行零存整取的基金理財方式。顧客只需到銀行柜臺辦理一次定投手續,銀行便會每月從客戶賬戶上自動扣去固定金額,為顧客買入固定類型的基金。
運用基金定投進行養老投資有以下三個優勢:
1.手續簡單,辦理便捷。
辦理基金定投,投資者只需按銀行和基金管理公司的相關規定提出申請,開通“基金定投”后,銀行將根據投資者申請的扣款金額、投資年限,按固定時間自動在其指定賬戶內扣款。目前,工商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和民生銀行等多家銀行都開通了基金定投業務,固定網點眾多,辦理方便。
除了固定網點之外,利用已開通基金定投業務的銀行的網絡銀行和電話銀行同樣可以辦理此項業務。在網上銀行完成開戶后,投資者可以在網上進行基金的申購、贖回等所有交易,實現基金賬戶與銀行資金賬戶的綁定,設置申購日、金額、期限、基金代碼等進行基金的定期定額定投。與此同時,網上銀行還具備基金賬戶查詢、基金賬戶余額查詢、凈值查詢、變更分紅方式等多項功能,投資者可輕松完成投資。
2.平均成本,分散風險。
華爾街流傳一句話:“要在市場中準確地踩點入市,比在空中接住一把正在落下的飛刀更難。”而基金定投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平均投資成本,因為定投的方式是不論市場行情如何波動都會定期買入固定金額的基金。當基金凈值走高時,買進的份額數較少;而在基金凈值走低時,買進的份額數較多,自動形成了逢高減籌、逢低加碼的投資方式。長期下來,每月的分散投資能攤低成本和風險,使投資成本接近大多數投資者所投成本的平均值。由于可以有效規避對入市時機判斷錯誤的風險,基金定投素有“懶人理財”之稱。
舉例來說,若每兩個月投資200元于某一只開放式基金,1年下來共投資6次,總金額為1200元。若每次投資時基金的申購價格分別為1元、0.95元、1.05元、0.90元、0.92元和1.1元,則每次可購得的份額分別為200份、210.5份、190.5份、222.2份、217.4份和181.8份,累計1222.4份,平均成本為1200÷1222.4=0.982元,低于1元、1.05元和1.1元;投資報酬率為(1.1×1222.4-1200)÷1200×100%=12.05%,遠高于以1元的初始申購價格投資1200元的投資報酬率(10%)。
3.長期投資,復利可觀。
在平攤了投資成本的前提下,適合中長期投資的基金定投的復利效果就會凸現出來。基金定投因為有強制儲蓄的功能,通過銀行每月定額扣除投資者生活必要支出外的閑置金錢來投資,不但不會給投資者帶來額外的經濟負擔,通過長期的復利作用,更能積少成多,讓今天的小額積累滿足未來的大額需求。
根據復利計算中著名的“72”法則,以72除以收益率可以得到本金翻倍的時間,例如,對于年回報率8%的投資工具,經過9年以后本利和就會變成原來本金的一倍。據統計,1983-2003年期間美國股票基金的年均收益率為10.3%。1990年12月19日至2006年12月29日,定投上證指數的年均收益率也達到了8.46%。
當前我國經濟在健康高速增長,人民幣具有穩定的升值預期,長期困擾股市的股權分置問題已基本解決,還有源源不斷流向股市的資金等有利因素的影響,股市必將走出一輪與國民經濟同方向的長牛行情。因此,如果運用基金定投進行養老投資,若能堅持10年以上,年投資收益率應該不低于8%,完全可以實現收益翻番。
定投養老 三類人群最適合
基金定投的優勢,使其受到了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青睞。具體而言,三類人群最適合通過基金定投進行養老投資。
初入職場的年輕白領。這類人群雖然有著讓人羨慕的高薪,但往往缺乏理財規劃,經常成為典型的“月光族”。而基金定投是紀律投資,強制扣款,“月光族”可以將發薪后手頭寬裕的幾日設為劃款日,這樣申購基金相當于強制儲蓄。每個月一二百元的投資,經過10年或20年的復利效應,到中老年時都將會積蓄成一筆相當可觀的養老資產。
工作繁忙的中高層管理者。這類人群盡管收入可觀,積蓄頗豐,但是由于工作繁忙,幾乎沒有時間打理自己的資產。把絕大多數資產都留在銀行的活期存款賬戶里,不但承擔著負利率導致的資產貶值損失,還白白損失了投資收益。而基金定投作為一種專家理財,其平均收益率遠高于存款利息,可以有效規避資產貶值的風險。此外,由于基金定投是被動投資,投資者只要申請了該項業務,銀行會定期自動劃款申購基金,無需過分操心。這樣,僅僅通過一種簡單的操作,經過長期的投資積累,便可以讓這些投資者在晚年擁有更多的養老資產,收獲更美好的退休生活。
風險規避型投資者。這類人群缺乏專業投資經驗,又想獲得專業投資的高收益。跟風炒作股票又往往收益不佳,風險較大。想選擇專業理財產品,卻又擔心選錯入市時機而承擔風險,因此,往往在對各種理財產品的錙銖必較中錯失良機。而基金定投分散入市的投資方式,無需刻意選擇入市時機,便可以攤平投資成本,降低價格波動的風險。而且,基金定投看重時間復利作用,只要堅持長期投資,一般而言,其獲利能力不會低于非專業投資者自己參與股市的收益率。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