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短期糧食價格上漲得到控制,但從長期來看,糧食價格仍面臨較大的漲價壓力。需要看到,影響糧價屢次上漲的關鍵原因是我國城市化的推進造成了耕地面積持續減少及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不高,從而抑制了糧食的供給能力。與此同時,隨著城鎮低收入群體和農村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國的糧食需求水平卻呈剛性增長。糧食漲價的背后是解決農民增收,實現城市反哺農村、工業反哺農業的要求。由于我國糧食供求持續處于“緊平衡”的狀態,另外,考慮到保證農民增收的問題,預計糧價將保持穩中有升的勢頭。
今年豬肉價格的上漲有三大原因,一是糧價尤其是玉米價格的上漲帶動豬飼料價格的上漲。二是去年豬肉價格過低打擊農民養豬積極性。三是南方高熱病、藍耳病疫情導致生豬供應減少。在豬肉價格暴漲后,政府通過對生豬養殖的補貼鼓勵農民養豬,而高漲的豬肉價格也將提高農民的養豬積極性。但是,由于生豬生產受到母豬繁育時間的制約,從農民留養母豬到生產出仔豬再到肥育豬上市需要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因此豬價偏高和豬肉供應偏緊的局面還將持續相當長時期。
糧食、肉禽蛋等農產品的需求將受到農村及城鎮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長的持續拉動。自2007年以來農村居民的消費價格漲幅持續高于城市居民。作為低端消費者,城鎮中低收入群體和農民在收入提高后將增加對糧食、肉禽蛋類等消費量,這將對糧食、肉禽蛋等農產品價格的上漲產生持續的拉動作用。
第三,食品價格帶動PPI中生活資料價格上漲。在PPI向CPI的傳導中,PPI中的生活資料價格與CPI之間的傳導最為直接。作為CPI的上游價格,受生產資料價格走低的影響,PPI自2004年連續走低以來,反彈一直無力,兩年多時間以來一直持續在較低水平徘徊,但PPI有望在食品價格的上漲帶動下逐漸走出低谷。今年以來,PPI中生產資料價格和生活資料價格走勢相反,生產資料價格一直處于底部區域徘徊,并呈小幅持續走低趨勢,但生活資料價格在食品價格大漲的帶動下,一直持續走高。今年6月份,生活資料出廠價格同比上漲2.5%,而去年同期為下降0.2%。其中,食品類價格同比上漲6.7%,而去年同期為下降0.4%。
第四,節能減排任務艱巨,政府很可能運用價格手段,上調資源產品價格。在“十一五”規劃綱要中,提出了“十一五”期間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的約束性指標。但2006年全國沒有實現年初確定的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的目標。今年一季度,工業特別是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增長過快,占全國工業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近70%的電力、鋼鐵、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六大行業增長20.6%,同比加快6.6個百分點,節能降耗的形勢十分嚴峻。
為此,今年6月4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通知》,要求各級人民政府“必須通過合理配置公共資源,有效運用經濟、法律和行政手段”,確保節能降耗目標的實現。預計各地政府可能會陸續出臺水、電、油、氣等價格上調措施。各地政府對資源性產品價格的上調,特別是燃氣、水、電等相關產品及服務價格的上漲會進一步影響到居民消費價格上漲。
第五,居民收入增加、消費穩中有升,需求對CPI上漲的拉動力在增強。考慮到去年以來機關事業單位大幅度提高工資,企業利潤大增促使雇主和職工收入增長加快,股票與房地產等資產價格暴漲帶來的財富效應,今年需求拉動CPI上漲的壓力可能要比前兩年略大一些。
今年上半年,城鄉居民收入出現了多年少有的快速增長態勢,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14.2%,增幅高于上年同期4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實際增長13.3 %,增速高于上年同期1.4個百分點,高于一季度1.2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長拉動居民消費增長加快。從歷年消費增長的規律看,二季度一般是我國的消費淡季,今年則不同,一季度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4.9%,進入二季度增速進一步加快,4、5、6月份增速分別提升至15.5%、15.9%和16%。
第六,居民通貨膨脹預期已經形成。按照預期通貨膨脹理論,無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通貨膨脹,即使最初引起的通貨膨脹的原因消除了,它也會由于人們的預期而持續,甚至加劇。央行2007年第二季度全國城鎮儲戶問卷調查顯示,居民對下季度物價預期仍不樂觀,有超過半數(50.2%)的被調查者預計物價趨升,占比超上季度5.9個百分點,與50.8%的歷史最高值僅差0.6個百分點。
第七,貨幣投放過快使潛在的通脹壓力在加大。弗里德曼曾說過“通貨膨脹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是一種貨幣現象”,其含義是說通貨膨脹的機理和傳導機制可能是多種多樣的,但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只有一個,即貨幣供應量過大。2006年以來,與即期需求密切相關的狹義貨幣供應量(M1)增速不斷加快,為總體物價水平的上升提供了寬裕的貨幣環境,從而帶來通貨膨脹壓力。今年7月末,M1同比增長20.94%,增幅比上年末高3.46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高5.6個百分點。
第八,通脹壓力籠罩全球,國際傳導恐使中國難以獨善其身。隨著全球經濟增長步伐加快,全球通脹壓力也在加大。2007年5月份,世界通貨膨脹水平上升至近7年來的最高水平,當月主要工業國家的平均通脹率達到2.8%,這主要是受到石油和食物高價格的影響。為此,各國央行行長及國際機構和投行的研究人員紛紛發出通脹預警。
前面我們分析,在當前的物價上漲中,CPI中的糧食價格上漲與PPI中的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具有較強的國際傳導特征。預計國際市場石油和有色金屬等原材料產品以及糧食價格的走高,將會對國內相關產品價格形成一定的影響。
第九,到目前為止,本輪CPI上漲還屬于溫和性通貨膨脹,處于可控范圍。按CPI上漲幅度的不同,通貨膨脹有溫和性通貨膨脹、加速的通貨膨脹和惡性通貨膨脹之分。其中,溫和的通貨膨脹,其特點是CPI漲幅低而且比較穩定。按照發達國家的經驗,不超過3%的物價上漲屬于溫和性通脹,對于經濟運行沒有什么危害。國內研究普遍認為,中國的溫和性通脹上限應高于發達國家。
通過觀察近20余年以來的 CPI數據,我們認為5%是我國溫和通脹的上限。盡管今年上半年以來CPI漲幅持續突破3%的警戒線,但仍保持在溫和通脹的上限附近。對比2004年6-9月連續四月CPI漲幅突破5%的情況,目前CPI上漲壓力仍不算嚴峻,仍處于可控范圍之內。當CPI再次出現加速上漲時,政府仍然可能出臺“兩條控制線”等政策來對過快上漲的物價水平加以控制。綜合考慮影響物價上漲的各方面因素,我們預計,全年CPI水平在4%左右,高于年初預定的3%的調控目標,也略高于2004年CPI全年增長3.9%的水平。
[上一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