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滬深股指連創新高,總市值亦快速增長。繼8月3日突破20萬億元大關之后,滬深總市值繼續強勢增長。截至8月6日,滬深股市總值已達20.68萬億元。
股市總市值超過20萬億意味著什么呢?
體現經濟的發展——
資本市場理應成為“晴雨表”
僅僅看一個數字不足為奇,但是,仔細分析其變化過程卻意味深長。
2005年12月31日,滬深股市總市值僅為3.12萬億元;2007年8月3日,滬深總市值達到20.31萬億元,較去年年底上漲128.5%。僅僅不到兩年的時間,從3萬億到20萬億元,中國股市總市值的膨脹速度之快、幅度之大確實令人稱奇。
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石磊教授分析:“相對于香港等地成熟的資本市場,滬深股市還只是一個成長型的市場。一般而言,成熟市場的增長率越來越小,而中國股市作為成長型市場,成長如此迅速是正常的。”
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裁周勤業看來,總市值破20萬億元是很正常的,可能還會有更大的數字產生。今年,紅籌股回歸A股上市已實質性啟動,中國鋁業、中國遠洋等大市值H股已回歸A股,中信銀行等公司用A+H股的方式上市,此外還在爭取一批境內骨干企業上市,上市規模還將越來越大,這是滬深股市做大的基礎。
珠海國際信托投資公司上海營業部副總經理蔡瑾分析,證券市場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中國GDP連續多年高速增長,按理資本市場也應該高速增長。但是,在相當長時期內,股價與GDP的增速不一致。現在,滬深股市這種量價齊升的態勢是一種恢復性反彈,是股市與經濟發展相一致的愿望的體現。
證券化率達到95%——
股市結構尚需完善
滬深股市總市值突破20萬億元,接近2006年我國內地GDP總量21.09萬億元的數值。也就是說,我國的證券化率水平達到95%。
專家介紹,證券化率(股市總市值與GDP總量的比值)是衡量一國或地區證券市場發展程度的重要指標。一國或地區的證券化率越高,意味著證券市場在該國或地區的經濟體系中越重要。發達國家由于市場機制高度完善、證券市場歷史較長、發展充分,證券化率整體上要高于發展中國家。
2005年底,美國股市市值是GDP總量的130%,日本、韓國等國則為100%左右。而當時,我國A股總市值僅為GDP的18%。不到兩年時間,我國證券化率迅速提高。
不過,有關專家表示,雖然滬深總市值已經接近我國內地GDP總量,與發達國家的比例相當,但因流通股市值數量較小,僅占總市值的1/3,股市結構尚需完善,實際的證券化率并沒有那么高。
中國股市新課題——
怎樣由大到強
據介紹,按照募集資金排名,內地股市上半年籌資近2000億元,有望升為全球資本市場第一位;按照總市值排名,滬深股市總市值已由原來的全球二十幾位上升到第九位,這是一個重大的進步,表明了內地股市在世界的分量正在增強。“但是,在市值快速擴容的同時,我們必須依然保持清醒的頭腦。”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耿亮說。
北京大學教授曹鳳岐分析,如果從市值看,內地上市公司越來越多,規模肯定越來越大,但是,僅看行情和市值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在制度上與發達的市場仍有相當的差距,內地市場的發行交易制度,防范市場操縱行為等方面任務依然嚴峻。
從市場的綜合性來看,美國、歐洲等國的資本市場,除了股票,權證、債券等衍生品市場都很強大。相比之下,滬深股市則顯得相對單一,由于沒有債券等基準市場相對照,整個股市也顯得很不穩定,常常一震蕩就是5%或6%,可謂驚心動魄,這對于一個20萬億元的市場而言是極不安全的。
與香港相比,滬深股市總市值雖然已經超過香港股市的總市值,但與香港股市仍然存在差距。“市值是金融中心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國際金融中心要有上市公司的多樣性和投資者的多樣性,東京市場雖然市值規模很大,但卻無法與紐約和倫敦相提并論,就是因為它的上市公司與投資者的多樣性與紐約和倫敦相比有較大的差距,”花旗集團董事總經理薛瀾說。(記者 謝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