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總分析師柴青山稱:對廣大小股東更應該積極保護,對非法違規行為必須堅決打擊
央行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總分析師柴青山日前在央行主管的《金融時報》上表示,非法和違規資金已經大規模流入股市。
央行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是為履行組織協調國家反洗錢工作職責而設立的收集、分析、監測和提供反洗錢情報的專門機構。
股市四大不健康因素
在談到亞洲金融危機時,柴青山表示,中國股市呈現出來的諸多不健康因素非常值得關注:
一是在流動性過多、升值預期強烈、宏觀經濟偏熱以及投資溢價也列入當期利潤的情況下,股價和指數升幅過猛,市盈率早已嚴重偏離正常水平。
二是非法和違規資金大規模流入股市,在致使某些股票的價格出現飆升的同時,還衍生了許許多多腐敗的行為。比如北方某兩家國有上市公司的兩名高管,投入股市的資金規模就分別超過5500萬元和1.2億元,與其公職人員的身份嚴重不相符。某股份制銀行某城區支行的部分職工通過本行授信投入股市的累計金額就多達上億元。如此性質的資金入市,一旦股市在泡沫破滅后出現逆轉,極易引起群體性事件或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
三是資本市場中不健康的因素明顯增加。一方面是類似于杭蕭鋼構及垃圾股狂漲的造市和內幕交易活動更趨活躍,另一方面是市場中出現了新型的違法違紀活動,包括私募基金管理人員從中漁利,私募與公募基金相互勾結,等等。
四是市場心態越來越不健康,有的投資者把股市當做贏錢的機器。
“我國確實應當認真吸取日本、泰國的經驗教訓,時刻留意今后是否會出現泡沫化傾向。對股市我們的確不應打壓,對廣大小股東更應該積極保護,但對非法違規行為則必須堅決打擊,并積極調節股市的供求關系,盡快改變利率過低、流動性過多的不利局面。”柴青山稱。
1219億美元游資流入?
此外,柴青山不無擔憂地指出,揮之不去的人民幣升值預期,以及與此相關的境外資金的持續大量流入和短期外債比重的快速上升問題必須高度關注。在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受打擊最重的幾個國家短期外債比重都相當高;其中,韓國高達67%,印尼高達62%,泰國六家最大商業銀行的短債比重更超過了77%。依照前車之鑒,我國對短債比重的持續、快速上升,確實應當予以高度重視。柴青山說,經濟持續偏熱,導致國內出現明顯的資產泡沫,股市飆升,房地產價格迅速上漲,沿海一些發達地區甚至出現勞動力價格上漲和勞工短缺的情況也不容忽視。
新華海外財經據此分析,柴青山的上述表態從一定程度上證實了此前部分市場人士關于非法資金已經大量流入股市的觀點。受國際游資通過虛假貿易方式大量流入中國資本市場和流動性過剩推動,上證指數在去年上漲140%的基礎上,今年上半年再度上漲43%。
6月末,中國外匯儲備達到1.333萬億美元,繼續穩居全球第一,其中上半年外匯儲備增加2663億美元。
而中國1-6月貿易順差則為1125.3億美元,約占2006年全年貿易順差1774.7億美元的63%。1-6月實際外商直接投資318.8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
根據國際通行的測算游資流入的方法,當期外匯儲備減去貿易順差再減去實際外商直接投資之后的余額即大約為游資流入的數量。
由此測算,上半年流入中國的游資大約為1219億美元。
外管局發布首季外債數據:
短期外債占比57.5% 遠超25%國際警戒線
國家外匯管理局周一公布,截至2007年3月末,中國外債余額為3315.62億美元,其中短期外債(剩余期限)余額為1906.33億美元,短期外債占外債余額的57.50%,比重仍大大高于25%的國際警戒標準。
據新華海外財經報道,中國2006年3月末外債余額為2879.05億美元,據此計算,今年3月末外債余額同比增幅為15.16%。截至2006年年末,中國的外債余額為3229.88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19.43億美元,增長14.92%。
同時,截至今年3月末的短期外債余額較上年同期的1610.43億美元增長18.37%,增速有所加快。中國截至2006年末的短期外債余額為1836.2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增幅為17.6%。
去年以來,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導致外資從不同渠道大量流入,追逐中國國內資產,從而造成中國短期外債加速增長。
中國金融監管部門今年已多次強調要控制短期外債過快增長。外管局局長胡曉煉在6月下旬曾表示,外管局近期將在全國范圍內對銀行短期外債規模控制執行情況進行專項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