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由60多人和6輛車組成的“盛迎”隊伍護送著一塊來自故宮博物院的百年普洱貢茶,從北京輾轉全國多個地方,直至終點云南,聲勢浩大,使普洱茶熱達到一個新的高潮。
近年來,普洱茶的躥紅速度幾乎可用“瘋狂”二字形容:價格狂漲了數十倍甚至百倍,收藏者越來越多,甚至有賣掉寶馬車收購普洱茶的“新聞”……人們在為古老的普洱茶重煥青春而欣喜的同時,也對普洱茶的“瘋狂”提出質疑。
普洱茶是茶還是藥?
記者在一張隨某品牌普洱茶贈送的宣傳品上清楚地看到:“世界各國醫學證明普洱茶十一大功效”,包括降脂、減肥、降壓、抗動脈硬化、抗衰老等,甚至能防癌、抗癌,“普洱茶有殺死癌細胞、抗突變、防癌功能……”不像茶葉,更像靈丹妙藥。
事實上,正是“喝普洱茶有益健康”的宣傳,使普洱茶備受推崇。上海唐韻茶坊有限公司董事長唐恒祥告訴記者,在他的茶坊,現在喝普洱茶的人越來越多,“這種需求體現了生活條件的改善”。上海市岳陽醫院名醫特診部主任徐敏華表示:“普洱茶消食醒酒、化痰、清暑生津等效果比較明顯,F代人普遍營養過剩、飲食比較油膩、血脂偏高,所以受到追捧!
但是徐敏華同時表示:茶具有保健作用,飲茶歷來被當作延年益壽的好方法,有提神醒腦、利尿強心、生津止渴、消食醒酒、降壓抗老防衰的功效,“這不單單是普洱茶獨有”。
龍華醫院周端教授表示:茶的保健作用是一種輔助功效,普洱茶在降脂、心血管保健方面比較突出,但不像傳說中的神乎其神,也不能期望太高。茶葉對身體的作用是一分為二的,如果過量飲茶,可能產生弊端。總體上說,茶是一種健康飲料,可使人身心放松,但是如果炒得價格比貴重藥材還高,則有步入歧途之感。
普洱茶真的越陳越香嗎?
“越陳越香”幾乎成了普洱茶的一大“定律”,也就是說,陳年的普洱茶年代越久就越好、越值錢,記者看到一些普洱茶的保質期一欄甚至寫著“越久越好”,這也成了普洱茶被大量收藏、囤積的論據。
但是記者試圖探尋“越陳越香”一說的來源時,卻發現似乎面臨一個悖論:一方面人人都在言之鑿鑿“越陳越香”;一方面市面上老茶尤其是陳化了10年或20年的老茶幾乎沒有,絕大多數茶客也沒喝過這種老茶。
“‘越陳越香’是臺灣、香港的消費者炒作出來的,原產地的人也不知道這個東西越陳越香!痹颇鲜∑斩旭v上海聯絡處一位工作人員說。
精通茶道的上海作家丁寶德說,歷史上除了云南產地外,普洱茶主要銷往蒙藏牧區和港澳地區,普洱茶有“云南產、香港賣、臺灣藏”之說,“越陳越香”的概念最早由臺灣收藏者炒作出來,他們最初在香港收購陳茶,隨后又到內地收購,旋即東南沿海的收藏者風起云涌,如今這股風吹遍全國。
上海品茗臺主人王京利告訴記者,他的茶館開業時,有人送了一小塊20年的陳茶,“一塊普洱茶放了多少年,很難說清楚,別說一般消費者了,就是我們,也不是很懂普洱茶,這種茶葉以前不為人知,相關知識一片空白!
普洱茶會不會重蹈“君子蘭熱”覆轍?
比喝普洱茶熱更熱的是收藏熱,有報道稱:有投資者囤積了數以噸計的茶葉,普洱茶已經從一種消費品變成一種投資品。
由普洱茶熱,不少人聯想到若干年前的“君子蘭熱”,“瘋狂的君子蘭”瘋狂的結果是成千上萬的跟風者傾家蕩產,普洱茶會不會重蹈“瘋狂的君子蘭”覆轍?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丁純博士認為,普洱茶一旦變成天價商品,問題接踵而來,“普洱茶被稱作‘越陳越香’,類似于某年產的名酒,但普洱茶畢竟不是古董,最終還是要回歸正常價值。普洱茶也許比剛開始的時候要貴一點,但價格不會像現在炒得那么高!
上海體制改革研究所副所長汪勝洋說:普洱茶有收藏價值,收藏熱對普洱茶產業來說是個好機會,古老的茶文化得以普及、推廣,發揚光大。但汪勝洋同時指出,普洱茶收藏熱之中蘊含著風險,“從一種消費品提升到一種投資品,比一般產品投資風險要大得多,F在普洱茶市場還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普洱茶產業健康發展需要政府炒作嗎?
從馬幫進京,到故宮百年貢茶回滇“省親”……普洱茶之大熱,原產地政府可謂燒了幾把猛火,社會各界對此褒貶不一。
丁純博士認為,普洱茶近年來知名度迅速提升,地方政府在其中推波助瀾。宣傳固然重要,但要想使普洱茶產業健康發展,制定標準,規范市場,才是政府目前急迫要做的事,“現在普洱茶市場比較混亂,如果不加強管理,就可能會像當年的唐三彩一樣,原來很珍貴,但后來連地攤上都有了,把正規品牌毀了。”
云南大友普洱茶博物館館長廖義榮說:“政府有必要成立一個茶產業危機應變小組”,專門研究普洱茶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問題以及如何應對,現在有的地方政府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這是不利于普洱茶規范化發展的。
“任何一個產業在剛興起的時候,都會出現這種情況,但主流是好的。”云南省普洱市駐上海聯絡處主任楊彬表示,目前普洱市非常理性地對待普洱茶發展,認真抓好產品質量、誠信、科技研發等工作。一方面實施了老茶園有機化改造、新茶園引用新技術、保護利用古茶樹等規劃;另一方面擇優扶持龍頭企業,提供貼息、銀行貸款做大做強;另外,普洱茶的省級標準也已制訂,從今年“七一”開始實施。(記者肖春飛 仇逸 鄒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