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卡奴 中新社發 謝正軍 攝
|
漫畫:卡奴 中新社發 謝正軍 攝
|
擁有一張可透支的信用卡,對大學生而言無疑是一種誘惑——這不僅代表新鮮時尚的生活方式,而且也標定著一種身份認同。
信用卡挺進校園已經兩年多,正在逐漸改變大學生的生活狀態。不過,便捷消費也有后遺癥,那便是透支后的一系列困擾和壓力。
一不小心,成了惡意透支用戶
辦了信用卡半年后,葉薈就收到銀行的法律投訴信,這讓她又懊惱又生氣,懊惱的是自己早應該把透支的錢還上,很怕信用因此受到影響,氣的是銀行的催款通知單太多,而她一直到還清款項的時候都不知道錢到底是怎么扣的,“只想著趕緊還錢了事”。
為此,她原本準備再辦一張其他銀行信用卡的計劃也擱淺了,她說自己本來想用信用卡分期付款買筆記本的,可是現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以后就算買車買房也一次付清,再也不敢欠銀行錢了”。但她心里又很清楚這是不可能的,一方面現代社會已經不大可能“等攢夠了錢再消費”,另一方面她本身就是一個追趕時尚潮流的人,信仰的就是“用明天的錢享受今天的生活”。
她第一次辦卡的經歷就是這樣來的。
她大二的時候正值學校校慶,一家銀行和學校合作推出了紀念校慶的信用卡,老師的卡是金色,學生的卡是銀色,卡面上有校門圖案,還可以用凸字標明自己的姓名拼音。她覺得這是專屬于自己的信用卡象征,于是主動去辦了一張。
兩個月后,她特意帶著信用卡把早就相中卻狠不下心來買的一條“淑女屋”的褲子買了回來,“第一次用信用卡感覺挺開心的,不用掏鈔票也能直接提貨。”她不知道這輕輕一刷就刷掉了200多塊。
不久,她收到了銀行的還款通知書,這才想起上次的錢還沒有還,趕緊取出生活費把透支額還上。“當時好心痛啊,好像還收了我利息,覺得自己很虧。去銀行還錢的時候挺麻煩的,光排隊就花了一個多小時。”她開始覺得自己選錯了銀行。
后來她從網上買了一個400多塊的MP3,也是她之前就看中,但是一直沒有錢買的。過了一陣子,她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兼職,很快就把透支額還上了,這回又覺得自己很賺,“比賺到錢后再買早用了一個多月呢。”
之后,她陸陸續續地在網上購物,或者集中時間去商場shopping,“都是刷卡,最多的時候一晚上刷了700多塊,還有很多時候根本不記得自己花了多少錢。”忙于學習、社會實踐和兼職的她,對銀行寄來的催款通知書越來越漫不經心,“一來是通知書太多了,我經常不記得去查,二來我總是不記得去還,就想哪天一次把錢還上”,而事實上最主要的原因是她沒有足夠的錢,直到后來銀行給她寄來了警告信,她才感到害怕,找同學四處借錢還了一部分。
當年寒假之前,她又收到了一張警告信,“忙著考試和同學聚會,我又給忘了。直接回家過春節去了”,沒想到新春開學不久她就收到了銀行的法律投訴信,她這才傻了眼,只好跟家里撒謊說學校要交錢,趕緊把錢還上。
“我不想打電話問銀行,覺得麻煩,把錢還上了應該就沒事了吧。”但她的心里還是隱隱擔心自己的信用記錄受影響。“本來我只要還400多塊的,但銀行居然收我500多塊。”
而她一直到現在都還沒明白信用卡跟銀行卡不同,透支超過免息期之后的利息、滯納金、超限費等一系列收費只會越滾越多,而她也很可能被視為“惡意透支”,在迷糊之中被列入銀行的黑名單。
足不出戶,就“刷”下看上的東西
侯望第一次知道有“信用卡”這回事兒是在2006年9月進大學以后。剛剛入校兩天,一位學長就上門來推銷一家銀行的信用卡,“上大學了,總會有急用錢的時候,如果家里不方便給錢,信用卡還可以救救急。”
“剛進大學,什么都不懂,總覺得學長說的應該是對的。”雖然在南方一個小縣城長大的他剛剛知道“信用卡”這個概念,對如何使用更是云里霧里,不過看著寢室其他三個同學都辦了,侯望也辦了一張。出于小心,他把信用卡的透支額度從3000元改為了2000元。
兩個星期之后,耐不住對信用卡的好奇,他和朋友決定到步行街購物,嘗試一下“不花錢就能買東西”的感覺。“其實也沒太多感覺,就覺得很方便,劃一下卡就可以拎著東西走人。”雖然信用卡讓購物變得簡單,但是他也“沒敢多買,就刷了100多塊”。第二天一早,他就到銀行把錢全部還上了。
之后很長一段時間他沒有再用信用卡。大二上半年,他決定買一輛電動摩托車。但一輛二手車也要1000多元,“光電瓶就要600多塊”,相當于他一個月的生活費。跟車主商量好分期付款后,他用信用卡交了500元首付,之后每個月從生活費中省下200元,“一部分還銀行的最低額度,一部分繼續‘供車’”。這樣精打細算的日子,倒讓他“攢下來一輛車,還提前用了大半年”。嘗到透支的甜頭后,他開始大方地刷卡。
不久之后是情人節。他和女朋友已經談了三年多,“女友曾不經意地提到想要一份愛情的見證”。情人節前一天,他跑到市中心的珠寶店買了一對戒指,“一下就刷了1400多塊”,但他一點兒也不心疼。現在回想起來真是“頭腦發懵”,“如果沒有信用卡,我想都不敢想一下就花掉1400多塊”。
這次所欠數額太大,他想要像之前一樣用生活費還錢已經不大可能。眼看著50天的免息期就到了,他只好向家里“求援”。爸爸知道后非常生氣,毫不留情地把卡沒收了。“一個學生,還沒開始掙錢就開始想著怎么花錢,簡直不像話!”雖然生氣,但父母還是幫他把錢還上了。“他們都是工薪階層,賺錢也不容易,讓他們幫我還錢,我很難過”,他在心里暗暗發誓以后再也不會發生同樣的事。
大二下半年,當年以小提琴藝術特長進入大學的他開始“帶學生”,“一個學期前后賺了五六千塊,身上總是有很多現金”,同時家里給他的生活費也漲到了900元。考慮到他已經可以賺錢,媽媽又把信用卡還給了他。就在此時,一位朋友向他推銷信用卡,為了幫朋友忙,他又辦了一張,只是這張卡的透支額只有幾百元,他不是很滿意。
按照他的說法,自己開始賺錢之后,更不知道錢是怎么花掉的,手機、MP4這些數碼產品都是先刷卡后還錢。后來女朋友家里出了些事,基本上一個學期的費用都是他負擔的。“現在我基本上每天都要刷卡,把該買的不該買的都刷回來了。”
他說自己不是虛榮,不像他的一些同學那樣非名牌不“刷”,但是消費的檔次確實越來越高了。不知不覺,他的消費底線已經隨著刷卡的次數不斷攀升。“以前我不敢刷,現在覺得是在花未來的錢,我有能力還。”
當然他也有資金周轉不靈的時候,銀行的還款通知書早就下來,免息期也早就過了,而他的錢還不知道在未來哪個學生的學費里。“萬分之五的利息我覺得不算什么了,但就怕銀行扣我的信用額度,進黑名單了就不好了”,這個時候他選擇向朋友先借些錢補上,等賺了錢再還朋友。但好面子的他不好意思總開口借錢,于是又另辦了一張信用卡,透支額為3000元。通過不同銀行,他可以“拆了東墻補西墻”。
在接受采訪前一天,他剛剛“刷”了700多塊從網上買了兩件風衣,“我跟自己說買完這次就算了,反正也是需要的,但是下次遇到自己喜歡的東西的時候,不知道能不能控制得了。”
他說原本他和很多男生一樣,只是需要什么才會上街買什么,但是刷卡的便捷和網絡的虛擬交易,讓他可以足不出戶就“刷”下自己一眼看上的東西。目前他三張信用卡的透支額已經超過了2000元,而這個學期他暫時還沒有找到兼職,“這次可能又得靠家里了”。 (藺桃)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