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大盤的再度暴跌讓連接A股的基金、保險、銀行理財產品雪上加霜。部分理財產品雖然預先設計了保本結構,幸免于難,但大部分銀行理財人士表示:對后市絲毫不敢松懈,下半年會盡量打穩健牌,提高資金的流動性,同時把投資眼光放眼到全球市場。
投資思路隨勢而變
記者在滬上諸家商業銀行處了解到,雖然在8月到期的銀行理財產品中,外幣理財產品最高實現了12.50%的收益 (“華夏理財-慧盈2號”農產品掛鉤型美元理財產品),人民幣理財產品實現了9.74%的收益 (“浙商理財-新股計劃” 2007年第六期),但面對如今的疲軟的全球投資市場,銀行絲毫不感懈怠。
“沒有任何市場會永遠處于黃金期,投資必須不斷調整思路,適應新的宏觀環境。”一位銀行專業投資人員向記者表示。
其實今年上半年商業銀行理財產品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14家上市銀行理財產品募資超過去年全年,接近3萬億元人民幣。但進入下半年以來,歐美經濟滯脹跡象越發明顯,全球股市持續低迷、大宗商品牛熊難辨……這些無疑加劇了業內對銀行理財中一些掛鉤產品的擔心。
業內人士表示,在全球范圍找尋新的、具有高成長性的投資區域、重新審視A股的投資機會,以及注重流動性、保本和人民幣,是理財產品的三大新方向。
市場“常青樹”不再
人民幣對歐元匯率中間價繼9月2日破“10”之后,一路走強,5個交易日升值就達到2.4%,國內對匯率的注意力也正從美元向歐元轉移。之前人民幣對美元一路升值,很多企業逐漸把出口市場從美國轉移到歐洲,如今歐元貶值,令不少出口企業措手不及。而之前一直有保值神話之稱的歐元理財產品也出現了轉冷現象。
美林證券研究專家表示,對于大多數投資者而言,2008年的最終目標是找到與華爾街關聯度不那么緊密的資產。而研究數據顯示,中東股市與美國的相關性為-0.02,與新興市場如中國、印度等國的相關性僅為0.01。星展(中國)則建議投資人選擇流動性強、期限不要太長的理財產品,以3至6個月的期限為主。
另一方面,中資銀行也孜孜不倦地在A股市場中尋找機會——光大銀行財富管理中心、工行金融市場部不約而同地表示,由于A股缺乏衍生產品、沒有對沖機制,銀行會找合作伙伴聯手推出類似A股期權的結構性產品,將成為下半年一種創新方向:“既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只要在波動率之內,就會有收益。 ”(記者 崔燁)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