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銀行從今年3月初就停止發行打新股產品了。下半年是否會重新推出完全要看市場行情。”光大銀行零售業務部副總經理張旭陽昨天向本報記者介紹。
隨著新股頻頻跌破發行價,從年初開始,銀行打新股產品的發行量和發行頻率急劇減少。打新股產品——這種基于資本市場制度缺陷而產生的理財產品,究竟能走多遠?
打新產品縮水
據統計,去年發行并已經到期的26款新股申購類理財產品平均年化收益率達到18.5%。西南財大信托與理財研究所指出,盡管目前這類理財產品的平均到期收益率仍在11%左右,但資本市場的調整已經使新股申購類理財產品喪失了吸引力。
西南財大信托與理財研究所和普益財富網最新發布的銀行理財產品報告顯示:5月份,32家商業銀行共發行理財產品382款,較上月增長8.5%,且多為固定收益型理財產品,占總發行數量的比例高達80%以上。與之相反,5月份僅有兩款新股申購類理財產品發行,占銀行全部理財產品的比重不足1%。
今年1至4月份,新股申購類理財產品發行了103款,短短3個月后,此類理財產品的境況就完全不同。這和資本市場的行情直接相關。
去年的牛市行情中,銀行打新股產品成了“收益率之冠”——新股上市首日多數大幅上漲。尤其在去年8月,宏達經編、中核鈦白上市首日分別大漲538.1%和500.9%,隨后上市的方圓支承首日大漲478.8%,榮盛發展、西部材料、北緯通信和江蘇通潤首日漲幅也在200%到400%之間。
這樣的行情之下,銀行打新理財產品2007年平均收益率達到驚人的18.5%,部分產品甚至超過30%也在情理之中。
打新產品能走多遠?
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出,打新股類產品發展較快與資本市場一二級市場之間有很大差價的制度缺陷有關。張旭陽則指出我國的金融管制創造了一些無風險套利機會。
信托公司的專業人士向記者分析,決定申購收益的重要因素——中簽率,與資金規模有密切關系。經過測算,只有當申購資金規模超過1500萬元時,中簽可能性接近100%,申購資金才能體現規模優勢,達到較高的利用效率。
有過“打新股”經驗的投資者會知道,個人單獨申購的成功率很低,即便能夠中簽,長期來看實際造成了資金的空閑和浪費,攤薄后平均收益率則更低,這就是人人皆可參與網上申購的缺點。
而通過信托集合資金網上申購后,利用信托的專業經驗和資金規模優勢,若按一年參與40只新股申購計算,扣除信托報酬之后,投資者的累計收益率在3%-6%之間,此收益已比個人單獨申購提高了一個層次。
不僅如此,2006年9月,證監會新公布的《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生效,該辦法規定,信托公司發行的集合信托計劃可作為IPO的配售對象。至此,信托計劃正式獲權參與新股網下配售。集合信托計劃取得新股網下配售資格后,預期收益率將會在網上申購的基礎上大大提高,收益率區間將提高至原來的2倍甚至3倍多。
上述情況造成了包括銀行理財產品在內的大量資金涌入新股申購行列。Wind資訊數據顯示,2007年全年信托“打新”產品累計資金超過9000億元,新股申購資金動輒過萬億元的情況時有發生。中石油新股申購凍結資金創紀錄地達到3.3萬億,而中國中鐵又把這一紀錄提高到3.37萬億。
“打新股產品是中國目前市場和經濟運行特殊情況下所出現的產品。我覺得隨著市場的規范,打新股的產品還有多大生存空間,需要在下一階段密切關注。”連平在昨天由東方財富網主辦的“2008第一屆銀行理財高峰論壇”上表示。
隨著新股頻頻跌破發行價,從年初開始,銀行打新股產品的發行量和發行頻率急劇減少。打新股產品——這種基于資本市場制度缺陷而產生的理財產品,究竟能走多遠?(記者 高改芳)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