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奧巴馬限制華爾街高管薪酬之際,國內卻爆出了國泰君安“天價薪酬”事件。一方面是業績大幅下滑,一方面卻是大幅提薪。一時間引得口水無數,人們紛紛將道德矛頭對準了國泰君安。國泰君安雖有回應,但具體細節仍“澄而不清”。
起因總裁工作報告外泄
近日有媒體稱,通過獲得《2009年國泰君安證券總裁陳耿工作報告》后發現,國泰君安證券2008年的薪酬及福利費用高達32億元,遠遠超出公司年初預算數的20.41億元。并稱,經過平均測算后發現,每個員工可獲得100萬元。目前國泰君安員工數大約在3200人左右,按照總裁報告中32億元的總薪酬及福利費用計算,平均每個員工去年獲得的總收入就接近100萬元。
爭議業績與報酬有天壤之別
據了解,國泰君安2008年實現經紀業務凈收入49.77億元,而年初預算是80億元,完成率僅為62%;其中零售客戶收入達到45.43億元,而預算是75億元,完成率達61%。而國泰君安證券投資部收入最慘,2008年虧損1.44億元,完成率為-9%。此外,國泰君安銷售交易部、香港公司資產管理總部也都沒有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標。
券商們紛紛開始勒緊褲帶過日子。但是國泰君安2008年的薪酬福利卻由預算中的20.41億元,猛地提升至令人瞠目結舌的32億元,人均100萬元,超出計劃達57%。一邊是才60%多一點的業務完成率,一邊是超過預算57%的薪酬、福利。人們開始質疑,業績下滑薪酬卻大幅上升?一石激起千層浪。人們紛紛將道德矛頭指向了國泰君安,甚至有媒體稱其“踩著股民的錢包狂歡”。
回應計提不是當年發放
在當日報道出來后,國泰君安在其網站上掛出“澄清說明”,以示回應。回應中指出,所稱的國泰君安2008年全年的預提薪酬費用總額32億元,是根據公司歷年的經營業績,按照董事會通過的薪酬方案計提的未經審計的數據。事實上,2008年底的應付職工薪酬總額由歷年節余、當年計提和當年發放三部分組成,報道中的國泰君安平均每個員工去年獲得的總收入就接近100萬元是按歷年計提的薪酬費用32億元和約3200人簡單計算得出的,這種計算方法是錯誤的,嚴重混淆了兩個不同的關鍵概念,且具有極大的誤導性。
聲明還稱,國泰君安的經營業績在券商中名列前茅,且2006-2008依法繳納各種稅費近70億元,2008年度公司全體高管人員的績效獎金至今未發放。
國泰君安還強調,計提的薪酬總額是根據董事會的規定,必須留出一部分用于長期激勵、風險準備、以豐補欠和其他福利,而不是當年計提就當年發放。
員工從未拿到過那么多錢
“我也是看了報道才知道的,第一反應是很搞笑!”國泰君安上海總部的一位員工告訴本報記者,“我的工資絕對沒有那么高!去年我們部門普通員工平均下來也就是15萬-20萬元左右。”他還表示,事實上,就業內而言,國泰君安的待遇并不具有太大競爭力,而且發放比較平和,“不可能一次性發放那么多”。
國泰君安上海地區一位營業部高管向記者表示,“我2008年都沒有拿到100萬,估計我們營業部也沒有誰拿到了100萬”,而另一位業務部主管也表示,自己遠遠沒有達到100萬,“100萬元也太高了,如果說平均工資40萬—50萬還差不多”。
記者了解到,其實券商內部不同職務的員工薪酬差別很大,就是同一部門的相差也比較大。就拿研究員來說,頂級研究員年薪可達到300多萬,差的在10萬左右,水平相差可達30多倍。
比較其他券商遠低于32億
相比32億元而言,其他券商的薪酬發放就“少得可憐”。記者查閱相關資料顯示,截止2008年12月31日,平安證券應付職工薪酬為1.59億元,華泰證券應付職工薪酬為1.75億元,國信證券應付職工薪酬為12.47億元,招商證券應付職工薪酬為15.48億元。這些券商都屬于國內較大的全國性綜合類老牌券商,但支付的職工薪酬都遠遠低于國泰君安這次年末給予公司員工的大紅包。(黃應來)
回應后產生的謎團
1.歷年節余、當年計提和當年發放三部分分別是多少?2.2008年實際發放薪酬多少?高管績效獎金有多少?
猜想
媒體炒作嫌疑較大
“此事純屬炒作!”一家中等規模的券商分析師昨日向本報記者表示,“32億只是應付薪酬,并不就是實付。這也可能只是財務處理需要,為了平緩各年現金流。”他還認為,由于出售了一批法人股,加之自營業務不錯,國泰君安在券商中還算是日子比較好過的,但也不可能把薪酬提高那么大的幅度。就他所在的券商而言,去年研究員的平均年薪也只在20萬左右。
一位投行人士向記者表示,去年整體環境不好,業務下滑很明顯,國泰君安也在所難免,要發放天價薪酬沒那么容易,“這是需要經過董事會批準的”。事實上,證券業是一個周期性十分明顯的行業,業內說法為“要么不開張,開張吃十年”。因而有業內人士認為,“當年發放”只是32億中的一部分,還有相當一大部分可能是為了“儲備冬糧”,“將32億全部當成‘當年發放’沒有道理”。
分析
專業財務人士稱:
可能是平滑避稅手段
“稅負可能是一個因素。”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董事王韶華昨日向本報記者表示,實發與應發是兩個不同概念,不能混淆而論,具體實發多少要看具體報表。從證券行業的特點來看,累計發放的可能性比較大。由于07年行情好,會有很多利潤沒有實際發放,就會滾存起來,留待行情差的時候發放,起到一個平緩薪酬的作用。同時,從個人所得稅來考慮,這樣可起到“平滑避稅”的作用。“一次性發放過高,稅率也越高,稅負也越重!”(黃應來)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