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作為能源供應國,俄羅斯卻被剝奪定價權,因此它試圖建立自己的石油交易所,打破現有國際石油定價體制
不到兩年時間,圣彼得堡已升級為俄羅斯能源戰略的重要棋子。俄政府本周宣布,在現有的圣彼得堡交易所基礎上建立俄羅斯石油交易所,并表示希望它在明年運營,價格以盧布結算。俄媒體認為,俄致力于成為能源超級大國,加入國際石油定價體制,這一部署將事關大局成敗。
俄意圖一石二鳥
眾所周知,紐約和倫敦是世界石油期貨的兩大交易中心,其間交易的美國輕質石油和北海布倫特石油期貨是國際原油定價的風向標。俄羅斯是世界第二大石油開采和出口國,其開采量占世界產量的10%,出口占世界石油貿易量的12%。但是,俄羅斯出口石油價格卻要參照北海布倫特石油期貨價格來確定。
俄羅斯一直指責西方資本掌握世界石油定價權,控制石油交易市場,使得真正的能源供應國卻被剝奪參與自己產品定價的權利。如今,經濟實力日漸強大的俄羅斯決定奪回俄產石油定價權。
由于通常俄產出口石油每桶價格低于布倫特石油2至6美元,為此俄羅斯每年損失數億美元。俄羅斯對這種不公正待遇十分不滿。2005年普京就曾要求部長們搞清楚為什么布倫特石油和“烏拉爾牌石油”(俄產出口石油的統一品牌)有那么大差價。
2006年春,普京在國情咨文中正式提出,必須建立以本國貨幣盧布結算的俄羅斯石油交易所。此舉有一石二鳥的意味:既使俄產石油出口價格與布倫特石油脫鉤,贏得俄產石油定價權;又可加強盧布未來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地位。
耐心打磨全新品牌
然而,成立俄羅斯石油交易所首先需要一個新的石油品牌,使其得到各國市場參與者認可。長期以來,俄產石油一直不是國際商品期貨交易所的交易品種。
俄產石油通常是根據俄石油公司與購貨方直接簽訂長期買賣合同實現出口。因此,俄政府給自己的出口石油起了新名字——“列布科牌”(REBCO,即“俄羅斯出口原油”的英文縮寫)。俄政府的計劃是,讓“列布科牌”石油期貨先在紐約交易,待運轉成熟后,將這一期貨交易品種轉回俄羅斯石油交易所用盧布交易。
俄政府與紐交所達成協議很順利,2006年10月20日紐約商品交易所多了“列布科牌”石油期貨這個品種,但交易十分慘淡,幾乎無人問津。
不過俄羅斯人并不氣餒,他們知道品牌得到認可需要多年打磨,如布倫特石油期貨從1985年推出到擁有大量合同也用了三四年。目前在紐交所“列布科牌”價格依然與布倫特石油期貨價格相差5個美元。
現在,俄羅斯石油交易所負責人向圣彼得堡交易所許諾投資3億盧布(1美元約合24.4盧布),為石油交易所盡早開張創造條件。俄政府計劃在2008年第一季度開始進行國內成品油交易,同時要求國防部和農業部等機關在新的交易所采購成品油。據估計,國家采購將占俄成品油市場總量的25%至30%。此外,俄政府還在考慮以降低相關稅費等方式鼓勵石油企業進入交易所。
成功之路依然漫長
據悉,俄羅斯石油交易所打算在2009年后逐漸向其他品牌石油和成品油期貨開放,因此它一方面在說服獨聯體中的產油國加入這一計劃,另一方面繼續與紐交所就合作事宜進行磋商。市場人士認為,類似俄產石油這樣品質的石油目前在國際市場上占70%份額,因此如果能夠獲得出產這種石油的國家支持,現行國際石油定價體制將遭沖擊,俄羅斯將直接影響國際市場。
然而,一個新的國際石油交易所能否在俄羅斯建立并獲得成功?多數業內人士表示質疑。他們認為理論上這是件好事,但實際操作非常困難。不僅難以得到世界石油市場參與者的承認,而且俄羅斯可供交易所交易的石油非常有限,因為俄石油公司通常與客戶直接建立中長期供貨關系,目前合同外剩余石油數量非常少。
俄各石油公司對此積極性也并不高,它們把政府這一舉措看作“地緣政治行動”,而不是可以給它們帶來更多財富的機會。多數公司對是否參與交易所交易持謹慎態度。就連俄羅斯副總理兼財長庫德林11月20日也不得不承認,至少需要5年時間才有可能實現出口石油盧布結算。(記者 熊伊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