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21日電 國家統計局21日在其官方網站發布2006年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統計監測報告。報告全文如下: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在本世紀頭20年的奮斗目標,黨的十七大又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科學地反映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現狀,為黨和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據,國家統計局統計科學研究所組成課題組對2000-2006年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進行了監測和評價。監測結果顯示,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經濟保持較快發展,居民生活質量穩步提高,社會事業加快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穩步向前邁進。
一、總體進程呈穩步上升趨勢
2006年,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現程度達到69.05%,比上年提高3.28個百分點,是2000年以來提高最快的一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明顯加快。
根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統計監測指標體系測算,200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指數為57.05%(基本實現總體小康社會,完全實現總體小康社會指數為60%),距離2020年完全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100分還差42.95分,平均每年要增加2.15分。從2000年至2006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來看,每年都呈增長趨勢,平均每年增加2.0分,按此發展趨勢,到2020年完全可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二、各部分變動趨勢雖有上升,但上升幅度有一定差異
2006年,全國經濟發展實現程度為63.82%,比2005年上升了2.07個百分點;社會和諧實現程度為67.89%,上升了5.64個百分點;生活質量實現程度為64.6%,上升了4.76個百分點;民主法制實現程度為88.18%,上升了3.26個百分點;科教文衛實現程度為76.25%,上升了3.07個百分點;資源環境實現程度為69.22%,上升了1.19個百分點。可以看出,各部分變動趨勢雖然都在上升,但上升幅度有一定差異。
三、各項指標的實現程度也有一定差異
2006年,平均預期壽命、恩格爾系數、社會安全指數、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和高中階段畢業生性別比等指標的實現程度在90%以上;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公民自身民主權利滿意度的實現程度在80-90%之間;第三產業比重、城鎮人口比重、城鄉居民收入比和環境質量指數的實現程度在70-80%之間;萬元GDP用水量、常用耕地面積指數在60-70%之間;單位GDP能耗、基本社會保障覆蓋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居民人均生活用電量、家用電腦擁有量和民用載客汽車擁有量、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等指標的實現程度在60%以下。
因此,從各項指標來看,到2020年,實現的難易程度也有所不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爾系數、民用載客汽車擁有量、高中階段畢業生性別比、公民自身民主權利滿意度、家用電腦擁有量、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平均預期壽命、居民人均生活用電量和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等指標在正常情況下可以實現。而基本社會保障覆蓋率、單位GDP能耗、萬元GDP用水量、環境質量指數、人均受教育年限和城鎮人口比重等指標,尚有一定差距。
四、存在的問題
(一)經濟發展問題。物質基礎是一個社會各方面得以發展的根本。從2006年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監測結果看,經濟發展指數為63.82%,其中,權重最大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指數是42.26%,距100%差57.74%。因此,繼續提升經濟總量,提高工業化、城鎮化水平,提升第三產業比重,促進三次產業協調發展,仍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首要任務。
(二)社會和諧問題。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和地區差異,促進男女受教育平等,擴大基本社會保障覆蓋率是社會和諧的主要內容。從2006年監測結果來看,在全國經濟實現較快增長的同時,工農差別和城鄉差別仍在擴大。
(三)社會事業發展問題。雖然2006年我國社會事業發展取得了良好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在社會保障方面,2006年步伐加快,實現程度是50.24%,主要得益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全面鋪開,但必須及早考慮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和盡快推進城鎮“三不靠”人員(既沒有公費醫療保險又沒有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被稱為“三不靠”人員,主要包括少年兒童、大學生、重度殘疾人、老年居民和其他一些非從業人員)醫療保險;在科技發展方面,雖然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由2000年的0.9%上升到2006年的1.42%,但離實現的目標還相差較遠。
(四)資源環境壓力問題。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加快推進的過程中,如何增強發展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將面臨一些問題。首先是節能問題,隨著我國工業化的推進,特別是重化工業的發展,節能的任務十分艱巨,壓力會越來越大。其次是土地問題,隨著城鎮化、工業化占用耕地的增加,今后十四年,如何確保常用耕地面積占補平衡將是不容忽視的問題。第三是環境問題,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以及農業、生活污染源的增加,如何加強環境治理,提高環境質量,將是面臨的突出問題。
2000~2006年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統計監測結果
單位:%
監 測 指 標 |
2000 年實現程度 |
2001年實現程度 |
2002年實現程度 |
2003年實現程度 |
2004年實現程度 |
2005年實現程度 |
2006年實現程度 |
一、經濟發展 |
52.97 |
54.69 |
56.48 |
58.18 |
59.79 |
61.75 |
63.82 |
二、社會和諧 |
58.85 |
64.28 |
63.29 |
62.08 |
63.19 |
62.25 |
67.89 |
三、生活質量 |
44.63 |
47.17 |
49.97 |
52.88 |
55.07 |
59.84 |
64.60 |
四、民主法制 |
87.50 |
82.36 |
83.22 |
83.64 |
83.60 |
84.93 |
88.18 |
五、科教文衛 |
58.56 |
60.55 |
62.98 |
66.05 |
69.73 |
73.18 |
76.25 |
六、資源環境 |
63.55 |
64.66 |
66.24 |
67.10 |
66.57 |
68.03 |
69.22 |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 |
57.05 |
58.91 |
60.48 |
61.99 |
63.57 |
65.77 |
69.05 |
(國家統計局統計科學研究所課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