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凌晨3時許,天空一片漆黑,安徽省阜南縣食品公司郜臺食品站屠宰場卻燈火通明。
在豬的尖叫聲中,場長薛殿龍扯開嗓子對記者說:“收不到豬,從今年3月起,屠宰量就開始下降,同比降了一半。場子每天剛剛保本,養殖戶賺了。”
養殖戶真的賺了嗎?記者采訪中發現,養殖戶對此并不認賬。
村里鮮聞豬叫聲,全縣規模養豬場空欄率高達30%以上
“20多年前肉價每斤九毛,現在漲了10倍左右。看一個普通感冒當時在農村大概五毛錢,現在少于30元的不多,二三百元的不少,最低漲了60倍。豬肉漲這點價,有啥值得大驚小怪?”40歲的王存社把木锨往麥堆上一插,站在鋪滿麥稈的一條鄉村公路上對記者說。
王存社是安徽省阜南縣王店鄉兩河村的農民,該縣30多萬走南闖北靠體力掙錢的民工之一。因為今年春節后在南京的建筑工地上傷了腳,他不得已回家養傷。今年這季小麥一收完,他將重返江蘇的另一個工地。
“豬肉是生活必需品,價不能太高,但這是自說自理。你們城市的電、水、氣不也是生活必需品,它們為啥就能漲價,而且一漲就下不來?豬價本來就該隨行就市,為啥只能跌不能漲?去年上半年豬肉價格大滑,養豬戶賠本,你們咋不吭聲?”王存社反問記者。
王存社說,豬肉漲價對他沒有一點影響。“我老家每年殺一頭200斤以上的大肥豬,我在外打工,這足夠我娘、我老婆和兩個孩子吃一年了。”
對于豬肉漲價,這個幾乎天天打豬草、放豬喂豬長大的農民,把原因歸結為“養豬不賺錢”,或者是“賺不了幾個錢”。“豬少了,而城里人吃肉吃得多了,漲價是肯定的。”王存社說。
說起過去村里人養豬,王存社有些留戀。他指著村部前面的一片空地說,10年以前,經常會有鄉里的卡車開過來,又是敲鑼又是廣播收購活豬。幾十頭上百頭膘肥肉厚、動輒二三百斤的豬們尖叫著,被男人們攆得亂跑。然后摁住、過磅、扔上車、數錢。再然后,是農民們揣著這厚厚一沓票子,聽押車員吆喝,豬們嚎叫,一路走遠。豬們要去的地方,是合肥,或者更遠的鄭州、杭州。
王存社的鄰居王明良,回憶起這一幕也無限神往。他說,10年前這里家家戶戶都養豬,家庭人口和養豬的比例,至少在1∶1,“達不到這個比例,就不是會過日子的人家。”
王明良估計,那之前,全村除每年每戶留一頭豬殺了自食外,每年至少交國家上百頭豬,“都是250斤以上的大肥豬。”他強調。
曾經一年交過五頭肥豬的王明良家,現在三個豬圈卻有兩個空著。豬圈里,兩頭近百斤的“架子豬(正長塊頭的豬)”正兀自酣睡。
“到過年時哪一頭長得肥壯,就殺了它自家吃。另一頭是考慮到糧食吃不完,讓它幫忙消化點剩菜剩飯。”王明良解釋說。
好幾戶人家豬圈都閑置了,堆滿柴禾和農具。76歲的老太太張慶芝告訴記者:“我兩兒兩女早就進城去了,掙錢不少呢,我還養豬干啥?”
“過去家家養豬的時候,晌午時分你隨便到村里走一圈,整個村子都能聽到哼哼嘰嘰的豬叫聲,現在好像聽不到了。”王存社有些黯然。
阜南縣畜牧局高級獸醫師劉克禮說,目前兩河村農戶飼養生豬戶僅占21.4%,有78.6%農戶不再養豬。同時,規模養豬場(戶)也紛紛壓縮規模。據調查,全縣規模養豬場(戶)空欄率高達30%以上。
“吃豬肉的人們,不應只在漲價時才感受到壓力……養一頭豬實在賺不了幾個錢!”
對于“肉價漲了,吃不起肉了,豬農要發財了”的說法,王存社十分反感:“到現在為啥還沒有多少農戶去養豬呢?難道他們都是傻瓜?其實東算西算,還不說風險,一頭豬養下來實在賺不了幾個錢!”
因為養豬,阜南縣京豐生達飼料有限公司老板張樹杰在當地頗有名氣。2003年,老張開始進行生豬養殖,前后投入十幾萬元,但一直到2006年上半年都屬于虧損狀態。“第一是豬肉價格一直上不去,市場是主要原因,另外我們還養了幾十頭母豬,成本高,所以一直虧十幾萬。”老張說。
2006年6月,老張的養豬場以2.7元/斤的價格賣掉了80余頭豬,賣得3.7萬元。“每頭豬的成本在500元左右,算下來虧損近一萬元,而且我們還養著母豬,成本更高。”老張說。每飼養一頭育肥豬虧損50元左右,養一頭母豬年虧損1200元左右;在生豬價格最低時,養一頭育肥豬最多虧損120元,養一頭母豬年虧損2000元以上。
2006年7月,老張覺得生豬市場價格會回升,當時養殖行業低迷,豬仔價格特別低,五元即可買到一只小豬仔,他在地城鎮楓柏崗建起一個良種豬生產示范場,買進600多頭小豬仔進行育肥。
2006年12月,老張養的豬“豐收”了,他以4.65元/斤的價格賣掉了260余頭豬,每頭豬都在200斤左右,共賣得28萬余元。“這一下扭虧為盈了,還了欠賬,刨去投資和養豬成本,五個月時間賺了四萬多元現錢,而且養殖場里還有300多頭六七十斤的小豬。”
2007年元月老張又買了300多頭小豬仔,但成本已較2006年上升不少。“元月份買小豬仔的時候,每頭運到養殖場成本在200元左右,這包括小豬仔的價格成本、運費等。另外現在的飼料也漲價,去年40公斤的飼料價格是85元一袋,現在最少90元一袋。出欄的時候,每頭的成本在700元左右。好在現在豬肉價格高,成本雖然漲了,但還能賺點。”老張說。
今年以來,大米、玉米、豆粕等飼料始終保持在較高價位。以豆粕為例,上半年每噸價格為2300元左右,而目前則漲到每噸3100元左右,漲幅達34%。經測算,光飼料一項,每頭生豬的成本就要增加200元左右。老張算過一筆賬:以四公斤飼料成本“換”一公斤豬肉來計算,每公斤豬肉僅飼料成本就增加了近兩元,單這一項就大大攤薄了養豬利潤。
老張說,像他這樣的規模養豬,在阜南縣畢竟是極少數,絕大多數還是散養的。散養農戶在成本上比專業養殖戶要高。專業養殖戶買的是批發價,而農戶買的是零售價。專業養殖戶的生豬四五個月即可出欄,農戶一般卻要養殖七個月左右的時間,養殖時間越長成本越高。生豬販子收豬時,專業養殖戶的賣價往往比農戶高出兩毛錢左右,這主要是因為養殖場量大且豬的規格均衡。老張說,另外,散養農戶信息渠道狹窄,容易被周期性的低迷市場套牢。
老張說,目前飼料原料整體價格上漲讓養豬業感到吃力,如魚粉由五六千元上漲到9000多元,豆粕、乳清粉也不斷上漲。“玉米占養豬成本的70%左右,是飼料成本的大頭。玉米不降價,飼料成本很難降下來,養豬業只能維持高成本運作,規模養殖可能賺點,散養弄不好賺不到什么錢。”
按照王存社的說法,“吃豬肉的人們,不應只在漲價時才感受到壓力,為自己的錢袋喊痛,更應在豬還在跑的時候,就去關心一下養豬的農民,知道他們在肉價低時有多艱難。吃過豬肉的人,還該看一下豬跑。”
盡管豬肉價格回升,但補欄進度緩慢。農民期望著好行情持續
老張說,他明年不打算擴大養殖規模,今年他的養殖場能產出六七百頭豬,明年他只打算養殖500余頭。
“今年的豬肉價格這么高,很多養殖戶和農戶都會擴大養殖規模,可明年的市場會不會飽和?另外我國的豬肉出口受了很多限制,國外市場可能還是不景氣。”老張對記者分析。
但肉價上漲還是讓一些養豬戶喜出望外,阜南縣一些農民琢磨著購買價格不菲的仔豬加大補欄力度,期望著好行情持續。
2005年至2006年上半年,豬肉價格持續下降,阜南縣大量宰殺母豬,如該縣富民種豬場淘汰母豬22頭,占該場能繁母豬的26.5%;許堂鄉俊朋綜合養殖場淘汰母豬18頭,占該場能繁母豬的18.2%;城關鎮齊郢村2005年底存欄能繁母豬230頭,到2006年7月20日只有156頭,淘汰74頭。據測算,目前阜南能繁母豬比例約占8.7%,與去年同期相比明顯減少。
繁育母豬生產量不足,推動著仔豬價格上漲,目前30公斤左右的小豬12.00元/公斤左右,比去年同期5元/公斤增長140%(其中三元雜交優質豬15.00元/公斤)。養殖戶購買一頭仔豬需近400元。
6月2日一大早,阜南縣柳溝鎮養豬大戶李植忠早早趕到縣畜牧局,向工作人員咨詢:“這豬價今后會是個啥行情?現在買仔豬還能不能有賺頭?”
李植忠說,今年“五一”節期間,他把手頭的51頭肥豬都出手了,連種豬都沒留。“養豬很折騰人,加上飼料、玉米價格都在漲,當時看著價格已經很高了,就都賣了。除去成本,一頭豬純掙300多元,一下子賺了一萬五千元!現在豬肉價格還在漲,補欄后至少四個月能出欄,不知道那時的行情咋樣?”
與李植忠一樣困惑的還有不少養殖戶。記者調查發現,盡管豬肉價格回升,但補欄進度緩慢。農戶都知道養豬成本在繼續增加,阜南城關鎮一位養豬農民告訴記者,現在養一頭豬(4個月出欄)大概需要250公斤玉米和80公斤飼料,按現行價格,玉米每公斤是1.4元,飼料按照每袋160元(40公斤),僅喂養的成本,一頭豬就是670元。眼看到了豬肉的銷售淡季,現在選擇養豬風險很高,弄不好此時補欄,到出欄時行情下跌。
阜南縣商業協會副會長劉超說,在養豬戶大量補欄甚至很多農民準備重新養豬的時候,政府有關部門應及時出面,提供行情預測信息,讓養豬“散戶”注意防范風險,千萬別重蹈往年“豬多肉賤收入差”的覆轍了。(記者:肖波 楊月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