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規劃時間進度已過半,而任務卻未能完成過半,節能降耗這次要“動真格的”了。 中新社發 劉懷君 攝
|
“十一五”規劃時間進度已過半,而任務卻未能完成過半,節能降耗這次要“動真格的”了。 中新社發 劉懷君 攝
|
時間過半,任務未能過半,節能降耗這次要“動真格的”了
“十一五”規劃時間進度已過半,而被廣泛關注的“節能降耗”約束性指標實現情況,也到了中期盤點之時。
根據國家“十一五”規劃,到2010年我國單位GDP能耗要比2005年時下降20%。從此前兩年的執行情況看,2006年單位能耗下降了1.33%,新發布的2007年節能降耗省級報告顯示,2007年下降了3.66%,全國平均單位GDP能耗下降幅度有限。
更進一步的統計顯示,目前完成目標進度40%以上的有北京、天津2個地區;完成進度30%以上的有福建、上海、陜西等15個地區;完成進度20%~30%的有云南、四川、湖南、重慶、河北、貴州、內蒙古、山西、吉林、寧夏10個地區;完成進度低于20%的有新疆、海南、青海3個地區。
時間過半,任務未能過半。據悉,國家發改委正在醞釀出臺一系列更具針對性的舉措,包括對此后三年的降耗任務進行年度分解,并以年度為考核指標等,以此加強各地完成這一目標的緊迫感。
能耗答卷差距巨大
處于“十一五”中程的2008年,對完成節能目標來說是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7月底,國家發改委在發布2007年度省級節能減排數據的基礎上,將各省的完成進行了“超額完成、完成、基本完成和沒完成”四類劃分。
考核結果顯示,有6個省市超額完成了節能降耗任務,分別為北京、天津、遼寧、上海、江蘇和山東;沒完成節能降耗任務的有河北、山西、內蒙古、海南、貴州、寧夏、新疆7省(區);其他除黑龍江、江西、河南三省為“基本完成”外,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云南、陜西、甘肅、青海等14個省(區、市)的考核評價為“完成”。
能耗水平是一個地區經濟結構、增長方式、科技水平、管理能力、消費模式的綜合反映。國家發改委測算顯示,我國服務業產值占GDP比重每提高1%,同時工業增加值比重相應降低1%,單位GDP能耗可相應降低約1個百分點;如果工業中的高技術產業比重提高1%,而高耗則能行業比重相應下降1%,單位GDP能耗可相應降低1.3個百分點。
對此,業內專家分析,超額完成考核的六省(市)的共同表現就是產業結構調整效果明顯,經濟增長的質量有所提高,經濟發展與環境的協調度增強。從這個意義上講,推進節能降耗工作的根本,在于提升全國的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完成進度低于目標30%的一些省(區),突出表現就是高能耗、高排放、資源依賴性特征明顯,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增長仍然過快,特別是鋼鐵、有色、電力、石化、建材、化工、輕工、紡織等8大高耗能行業單位產品能耗過高,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下降,產業結構重型化的格局沒有根本改變。這些高耗能、高污染產業過快增長,也反映出節能減排工作仍存在一些認識不到位、責任不明確、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落實、協調不得力的問題。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戴彥德認為,由于重化工階段資源需求量大,能源產品利潤高,人們為追求短期經濟利益,對資源進行掠奪性和破壞性的開采,導致資源嚴重浪費,同時環境污染加重,高強度開采還導致礦難頻發。
一個西部省份的發改委負責人告訴記者,該省由于以煤炭、煤化工、電力三大產業為支撐,產業結構不均衡問題嚴重。全省70%的電力用于高耗能工業,每億元高耗能工業產值消費標準煤3.88萬噸,消費電力5301萬千瓦時,分別比全國平均水平多2.41萬噸、3633萬千瓦時。以煤炭消費為主的高耗能工業難以擺脫“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傳統發展模式,完成節能減排任務相當艱巨。
舉措瞄準能耗大戶
能否實現節能降耗量化指標,是對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的重大考驗。為此有關部門為此正在緊鑼密鼓地出臺各項針對性舉措。
8月20日起,我國焦炭出口暫定稅率由目前的25%提高至40%,以此遏制“污染留在國內,產品出口海外”的情勢蔓延;并將于9月1日起提高大排量乘用車的消費稅稅率,降低小排量乘用車的消費稅稅率,在乘用車市場倡導節能減排。
各級政府亦將目標鎖定在高能耗的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目前已對全國13個高耗能行業落后生產能力的淘汰列出了具體的時間表。
針對小火電,電監會、發改委8月20日發布了《2007年關停小火電機組情況通報》。通報稱,2007年我國實際關停小火電機組1438萬千瓦,完成當年目標的143.8%,為前四年關停容量總和的2倍。其中,五大發電集團、地方投資公司和地方國有企業關停小火電機組占關停總量的73.1%;民營及其他企業關停小火電機組占關停總容量的26.9%。電源結構得到明顯改善,大幅降低了供電煤耗水平,同時也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
建筑能耗占全社會總能耗的1/3左右,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這個比例還將不斷上升。做好建設領域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工作,對于實現“十一五”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的規劃目標具有重要作用。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工程師王鐵宏告訴記者,建筑節能作為我國節能減排的戰略的重要內涵,在新修訂的節約能源法中專設一節,對建筑節能一系列重要制度作了規定。
他表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配套相關法規、完善標準規范、制訂政策措施、加強科技創新等方面開展工作,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效。新建建筑已基本實現按節能設計標準設計建造,根據去年的檢查結果,去年1~10月,全國城鎮新建建筑在設計階段,執行節能標準的比例已經達到97%,施工階段執行節能標準的比例達到71%。
多位研究者都認為,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必須通過合理配置公共資源,有效運用經濟、法律和行政等綜合手段。焦炭行業出口稅、汽車消費稅調整等措施是對節能減排領域一系列重大政策方針的延伸與細化,既與“十一五”規劃提出的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目標保持了連貫一致性,又在操作層面賦予了實質內容,比以往的政策法規更具體,操作性更強,顯現出決策層“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環境”的思維脈絡日漸明晰。
完善和實施有利于節能減排的財政稅收政策,鼓勵節能環保型、資源綜合利用產品等方面的財政、稅收優惠政策,有利于推動行業結構調整和優化,有利于推動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是之前一系列節能減排重大政策方針的延伸與細化,在操作層面將更見實效。
國家開發銀行西部地區的一位分行負責人對本刊記者說,“不符合節能減排要求的企業面臨更為嚴厲的政策環境,所以我們從提高信貸資產質量的角度,對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等落后企業的信貸風險將予以足夠的警惕。”
考核問責不再“馬虎”
采訪中,相關負責人和研究者認為,下一步工作的重心是建立和完善節能減排指標體系、監測體系和考核體系,加強監督管理,強化節能減排行政負責制度。
首先是進一步完善節能降耗考核體系,建立“賞罰分明”的問責制。國家發改委將從今年起,把各地區年度GDP能耗降低任務、減排任務和“十一五”節能任務完成進度相銜接,變“五年考核”為“每年考核”,這意味著未來三年,各地區不能再以還沒到2010年作為搪塞理由,年度節能降耗執行情況將作為政府和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實行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
修訂后的節約能源法規定,國家實行節能目標責任制和節能評價考核制度,將節能目標完成情況作為對地方政府及其負責人考核評價的內容;省級地方政府每年要向國務院報告節能目標責任的履行情況。這使節能問責制的要求剛性化、法定化,有利于增強各級領導干部的節能責任意識,強化政府的主導責任。
對超額完成和完成的地方,國家將給予表彰和獎勵。對未完成的,有關省份要向國務院作出書面報告,提出限期整改措施;年內暫停對該地區新建高耗能項目的審批和核準;相關領導不得參加年度評獎、不得授予榮譽稱號等。考核結果同時交組織部門,作為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實行問責制。
“地方政府負責人的節能減排工作問責制將邁出實質性步伐,”一位地方環保局的負責人告訴本刊記者,他表示,從去年11月節能減排考核實施方案和辦法公布以來,已經對各省級人民政府和千家重點耗能企業每年的節能減排情況進行統計、監測和考核,并以評價的結果作為實施責任制、問責制的一個重要依據。
業內專家特別強調,目前部分企業主體的節能減排自覺性還沒有全部激發出來,而企業主體的節能減排工作是否到位正是節能減排工作落實的關鍵。
按照中央的要求,各地要加強政策扶持、引導和調控,制訂和貫徹落實行業準入條件,提高準入門檻,嚴把信貸、土地兩道閘門,提高節能環保市場準入門檻;抓緊建立新開工項目管理的部門聯動機制和項目審批問責制,嚴格執行項目開工建設的“六項必要條件”。
“這次是動真格的了,有嚴格的措施條例保障落實。未經節能評估審查和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同意的建設項目,得不到批準用地,拿不到貸款,不會被批準開工建設,更得不到生產許可證。即便之前通過一系列檢查,但如果項目完工時不能達到驗收要求的,也無法通過竣工驗收。”江蘇一家建材企業的負責人這樣對本刊記者說。(記者彭濤)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