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月二十五日電 題:北京環保大手筆拒沙千里外
中新社記者 于立霄
風沙危害是北京面臨的最為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之一,“風沙逼近首都”并不是一時的危言聳聽?上驳氖潜本┙鼛啄陙硗顿Y三億元,已有近五萬公頃的沙地得到治理,剩余四千七百六十五公頃沙化土地治理將在未來三年內完成。
有專家稱,困擾北京的沙塵暴問題將從源頭上基本得到根治。
北京治沙行動中含有不少外界贊譽的大手筆,譬如科研人員在沙漠的周邊地區利用農、林、生物等技術措施,采取人工栽植固沙植物、飛播植物種子、營造防護林等辦法,最大程度遏止沙塵源。一位綠化技術人員描述道:永定河、潮白河兩岸原本都是起風揚塵的突出區域,現在已經被郁郁蔥蔥的防護林覆蓋。
北京還將環保的觸角伸到周邊省區,敢于投巨資下本錢,僅為張家口、承德兩個地區完成二十萬畝保護林就撥款一億元。這種為環保舍得花錢的舉措,就帶來了環北京圈綠化一年好于一年的效果。再加上北京提供了沙化土地監測、沙塵暴預警等技術手段,原來外省區治沙軟弱無力的局面得到了根本改善。
一位從事多年治沙工作的專家說,北京在消滅荒漠化方面缺乏現成的經驗,如何馴服沙化亟待國際社會的支持。北京嘗試與國際合作,先后簽訂了十七個治沙國際合作項目,合作者大都是德國、馬來西亞、美國、加拿大等國家權威的林業部門,引進外援資金及設備價值約二億元人民幣。很多市民關注的“生態墊在風沙源治理中的應用研究”項目,已成功實施兩期,它是由馬來西亞棕櫚油總署援助實施的。
北京園林綠化局一位官員稱,南水北調后將充分補給北京干涸的河流以及地下水,將為恢復北京的自然生態環境提供生機。
但也有專家表示,北京治理沙化還是過多地依靠行政手段和政府資金投入,政府每年數千萬元人民幣的撥款用于自然森林的保護,然而卻是“哪里惡化,資金投向哪里”,效果與預期尚有距離。
一位專家說,雖然近些年北京的防沙治沙取得了進展,但仍不能因此麻痹大意。沙塵暴來了,全社會高度警覺,加大防沙治沙力度的呼聲不絕于耳;沙塵暴走了,緊迫感和憂患意識隨之而去,防沙治沙問題被拋到了腦后,這是一種令人憂慮的現象。
在沙塵暴遠去、天藍日麗的日子里,切莫生態憂患意識隨著沙塵而起伏,應居安思危,增強環保意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