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追捧的打新股理財,近日面臨“降溫”,從最近幾只新上市的股票看,打新股收益率大幅縮水。業內人士分析,銀行打新股理財產品將向多元化發展。
“打新”收益率一只不如一只
本周一,利達光電、成飛集成和中國中鐵3只新股集中上市,當天漲幅與之前新股上市首日漲幅相比大為遜色。從收益率來看,成飛集成打新股收益率只有0.025%,創下今年上市新股收益率新低;利達光電緊隨其后,上市首日收益率也僅0.026%。這并不是特例。統計顯示,自11月5日中國石油上市以來,上市新股的收益率和中簽率,均呈現大幅降低現象。中國石油上市以來,兩市共有13只新股登陸A股市場,其打新股收益率,平均值為0.35%;若剔除中國石油,則剩余的12只新股上市首日新股收益率平均值為0.12%。而中國石油上市前的94家公司新股收益率平均值為0.46%,相比之下,申購中國石油之外的12只新股,收益率大幅下降73.9%。
從中簽率來看,上周五發行的海隆軟件和方正電機,昨天公布的網上中簽率分別僅為0.01609%和0.018038%,更是創下年內新股中簽率新低。據統計,9月份以來,新股網上中簽率開始大幅降低。9月份新股平均中簽率為0.57%;10月份平均為0.35%,11月份平均為0.15%。
業內人士表示,打新股收益大幅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申購新股資金額屢創新高,導致網上中簽率不斷走低,另一方面是二級市場走勢偏軟,導致新股上市定位不高。
“打新”產品面臨多元化發展
平安證券發布的新股申購月度報告顯示,10月份單次新股申購資金收益率,平均水平為0.59%,比9月份的0.71%要低,按申購資金年周轉40次計算,10月份的年化收益率為23.6%,低于9月份的28.5%。
西南財經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李要深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很多銀行的理財產品開始嘗試多元化投資渠道。西南財大的研究報告指出,10月發行的46款銀信合作理財產品中,其資金投向雖然仍以新股申購為代表的證券市場投資為主,但單純進行新股申購的產品逐步減少,多數產品還涉及基金、債券和貨幣市場等不同投資領域;而且所有銀行打新股產品,都被設計成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
對此該報告認為,超低的申購中簽率是“罪魁禍首”,由此產生的收益不確定性,是此類產品的一大瓶頸。對于打新股理財產品的創新,多元化是今后這類產品創新的趨勢,提高資產利用率,獲得穩定甚至高收益的可能性也就大。(記者 劉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