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國際機構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看中國的商品期貨價格
“中國價格”影響力與日俱增
滬銅對倫敦銅的引導系數已升至40%
上海期貨交易所理事長王立華27日在“2007中國衍生品大會”上表示,伴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中國價格對國際期貨市場的影響力日益上升,目前上海期貨交易所已經成為全球三大銅的定價中心之一,近期上海期銅對倫敦期銅價格的引導系數上升至40%左右。
大宗商品國內開始影響國際價格,商品期貨“中國價格”在國際市場上已深入人心。中國期貨業協會原副會長、我國期貨市場創始人之一常清教授認為,近年來我國期貨市場地位發生了根本性轉變,一些國際機構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看中國的商品期貨價格。他表示,2003年前,我們是國外期貨交易所的一個影子市場,但現在我們在商品定價話語權方面的地位已明顯提高。
北京工商大學教授胡俞越認為,上期所目前交易的五大類期貨品種中,銅、鋁和天然橡膠對外盤定價權的影響表現得尤為明顯,鋅和燃料油的價格發現能力也在逐步增強。
在不少業內專家看來,這一變化得益于期貨市場政策環境的改善、企業對期貨市場認知度的提高以及市場品種和交易規模的增加。新品種層出不窮,是近幾年來期貨市場的一大亮點。國內三大期貨交易所獲準上市的新品種已經由原來的6個增加至目前的16個。隨著新品種的增加,期貨市場規模不斷壯大,“中國價格”影響力與日俱增。
經濟可持續發展客觀上需要金屬能源期貨。中國已經是世界金屬能源等大宗商品的生產、消費和貿易大國, 2006年我國原油、銅、鋁、鐵礦石的對外依存度分別達到45%、53%、47%和51%。
王立華表示,近年來,在世界經濟快速增長背景下的美元貶值和全球資金流動性過剩,引發了能源和金屬期貨市場的價格飆升與大幅波動。按照2005年進口平均單價計算,2006年中國進口原油和成品油多支付了152.62億美元。我國金屬能源商品的大進大出貿易格局,和國際金屬能源期貨的價格劇烈波動的現實,客觀上需要通過期貨市場,掌握金屬、能源等大宗商品期貨的定價權,實現中國因素的主導定價機制,維護國家的金融安全和經濟安全。(張向永 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