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以寧 全國政協常委兼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這次世界金融危機從美國開始發生,來勢兇猛,主要原因就是經濟自由主義泛濫。十年以來美國一直采取低利率、大貸款,另外金融創新太快,金融衍生產品過多,缺乏監管。所有這些情況造成了金融泡沫,但金融泡沫當時并沒有被人們所察覺,而金融泡沫一破就影響到實體經濟,資金鏈就斷裂了,企業也跟著陷入困境。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的預期就紊亂了,人們信心開始逝去,人們自保,不投資、不消費,形勢一發不可收拾。我們知道經濟跟自然界不一樣,自然界一不從上、二不從眾,而經濟主要特點是要看人氣,人們買漲不買跌。假如都說這個市場要跌,股市就真跌了,說東西還要漲價,果然就漲了。所以美國一發生經濟危機之后,很迅速的就從金融轉入實體經濟,而西歐和世界其他國家都受到了影響,原因就如此。
三重因素影響中國
相對來說,中國金融業受到的沖擊并不太大。雖然國內外企業經濟情況不好,不良貸款在增加,但金融本身沒有受到什么影響。
外國老百姓的存款是存到商業銀行,保險、養老這些都由商業機構在操作。這種情況下,金融危機一來,金融就出問題了。老百姓很惶恐,他自己多年的儲蓄、養老金沒了,所以就把錢想法子取出來,這樣政府沒有辦法,只有救。中國沒有這個問題,因為中國老百姓的存款主要存在國家控股的銀行手里,中國的養老金、社保基金都是由國家來支撐的,不會出問題,所以這方面來說與西方不一樣。但也不能夠忽略企業不良貸款的增加對金融的沖擊。
相比金融業,對中國沖擊比較大的主要在實體經濟,主要在出口企業。
我們從產業鏈的角度看,出口企業是最后一端,訂單下降了,出不去了,或者出去以后沒收回對方的貨款等等,于是就影響了上面產業鏈的其他企業,影響到和他服務的周圍的企業。所以中國的問題是因為出口訂單下降,出口減少,企業倒閉,失業增加,再影響到產業鏈上的其他企業。
若要進一步考察,中國為什么會受影響呢?實際上是三種因素的重疊。
第一,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
第二,2008年中國經濟本來就已到拐點。為什么這么說?因為中國10%以上的GDP增長率已持續了多年,這個增長率在當前世界原材料供應緊張的背景下是必然要下來的,剛好2008年也到了經濟運行周期的拐點。
第三,多年來結構性矛盾的充分暴露。多年前,政府就一再強調,要調整產業結構,實現產業升級,要把粗放型的經營、生產改成集約性的經營和生產。談了很多,但問題是繁榮掩蓋了矛盾,耽誤了經濟轉型。經濟形式好的時候,沒人想到要抓緊時間轉型,問題就一直拖著,直到今年矛盾才充分暴露出來。
實體經濟底部未明
危機是不是已到谷底?這個問題應這樣看,對美國來講,主要看奧巴馬上臺后將會制定怎樣的措施,美國目前在要不要救市以及怎么救這兩個問題上還是有爭議。
目前看來,美國經濟很難說到底了,因為實體經濟問題到現在還未充分暴露出來,現在只是開始。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這三大汽車公司出問題了,你知道制造業還有什么公司會出問題嗎?還不了解。
所以我們要看半年后的情況。國外的專家講,美國可能第三季度或者第四季度經濟開始復蘇。
西歐國家怎么樣?西歐國家估計比美國要晚半年到一年。
而中國呢?目前國內的一種說法是,中國的金融業可能已到底,因為銀行本身沒有出大問題。但中國實體經濟的底現在還很難講,這要看政策實施的力度。最近密集出臺的出了一系列政策,估計到明年二月份就可見效。
人民幣還不能自由兌換
在政府能采取的應對措施中,哪一個應排第一位?我認為是減稅。高昂成本的下降是幫助企業度過難關的最重要因素,而減稅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重要措施,其他措施都不如減稅效果明顯。
有人擔心減稅以后稅收總量會減少,但我們應了解,即使減少也只是暫時性的。減稅后,雖然單筆的量少了,但稅源擴大了,稅基也增大了,最后的稅收總量會增加。
政府的投資是必要的,且應主要在公共設施、基礎設施上,這既能保證增長的后勁,又能增加就業。
大家應看到,政府投資所拉動的內需不是最終需求,而是中間需求。譬如,鋼材、水泥等,都是中間需求。而最終需求包括出口和居民消費,中間需求中有一部分轉化為最終需求。那就是投資建設中雇傭的勞動力,他們取得勞動報酬后把一部分拿去消費,從而產生最終需求。
不要盲目投資。4萬億投資是好事,到了30萬億可能就是壞事了,因為里面一定會有很多沒經過嚴格篩選和審查的項目。所以我們不要盲目投資,仍然要重質量、重結構。
一定要保市場,占領國外市場不容易,收回也不容易。除減稅外,匯率調整也應有階段性的目標。今年6月24日,全國政協專題協商會上就提出,應該把1:6.8作為第一階段的目標。我當時也是建議1:6.8,現在還是維持這樣的觀點。
目前有種觀點是,人民幣應自由兌換,我覺得這個觀點是錯位的。人民幣自由兌換是將來必經的途徑,但現在還不行。1998年東南亞金融風暴中泰國之所以首當其沖,原因就是泰銖是自由兌換的。國家經濟實力不強的情況下,外資的一進一出就把泰國經濟拖垮了。所以說自由兌換是兩面刃,我們應保持外匯的管制,進來不容易,出去也難。
(理財周報記者 薛玉敏/整理)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