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香港零售業上市公司被清盤,玩具代工商合俊集團旗下、擁有6500多名工人的東莞兩家工廠宣布倒閉,家電生產商百靈達宣布關閉內地的附屬公司和廠房……這個10月還沒過去,“倒閉潮”已經撲面而來。
“今年春節時,香港商會曾經估計今年將有上萬家香港企業倒閉,我們還感到過于憂慮了,”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主任陳廣漢感嘆:“但現在看來,這僅僅是‘倒閉潮’的開始。”
外界不少觀點將此次“倒閉潮”歸咎于全球金融風波,事實是否真的如此?
倒閉:未來預計更多港企結業
10月9日,經營連鎖時裝店U-RIGHT近20年的香港佑威國際被清盤;8天后,擁有62年歷史的泰林無線電行突告全線結業;緊跟著,經營珠寶連鎖店的上市公司金至尊珠寶因負債被迫清盤,合俊集團旗下位于東莞的兩家工廠宣布倒閉……
一個多月內連續三家零售業上市公司被清盤,類似的新聞發生在香港,似乎讓人有些吃驚———正如暨南大學經濟學院封小云教授所說:“香港是金融之都,只要手中有訂單,從銀行拿到貸款不難,手中的資金鏈就不容易斷。”
香港工會擔憂,由于目前銀行對放貸趨向謹慎,將有越來越多公司因為發展過快而遭追討貸款,估計未來將有更多員工因公司結業而失業。
原因:金融危機只是根“稻草”
“我認為,港資企業出現問題,金融海嘯僅僅是導火索,而不是主要原因。”中大嶺南學院財政稅務系主任林江分析指出,“這跟倒閉企業的經營問題密切相關。”
據了解,泰林經營手法以穩健見稱,甚少改變形象。“對于泰林而言,經營手法老式是他們的致命傷,”林江指出。一名泰林前管理層表示,公司去年起出現問題,曾想過不同方案解決,包括開拓發展、改革形象及賣盤等,更曾找過中資及美資電器買家,卻不成功。
至于合俊的東莞關閉風波,有傳言指出“破產”只是一場陰謀,是為了剝奪部分不良產業。業界人士則一直詬病其為盲目擴張導致企業崩盤,一位長期在東莞從事經濟采訪的記者稱,在勞動密集型企業生存空間變窄的情況下,合俊急于營造新的增長點,投資幾個億開采銀礦,結果失敗。“即使沒有金融海嘯,它一樣會倒閉。” 業內人士表示,金融危機只不過是“最后一根稻草”。
應對:政府協助企業成功轉型
林江也認為,港企的倒閉潮剛剛開始,“明年初才是一個高峰期”。由于珠三角承接大量港資企業的生產,珠三角產業升級面臨很大的壓力,也是一種動力,“廣東必須思考如何加快產業轉型,思考如何盡快改善產業結構”。
此種情況下,本地該如何“救市”?林江表示,從辯證的角度而言,企業倒閉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這是一個優勝劣汰的社會。企業本身如果不好,‘輸血’便是個‘無底洞’,只能短期‘續命’”。
林江建議,“救市”要采取順其自然的方式,如果企業轉型成功,地方政府可以考慮協助其加大技術、人才的配合,但對于那些問題很多的企業,“撐不下去并不可惜”。(李曉莉)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