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長假本該是放松心情的時候,但對于大多數投資者來說顯然無法安心。國慶節期間,全球股市暴跌,源于美國的次貸炸彈一個接一個引爆,雷曼兄弟破產了,美林被收購了,那些曾經作為我們學習榜樣的金融機構像是保齡球瓶子一樣被一個個擊倒。有位經濟學家說過“地球是平的”,這樣的災難很快蔓延到了歐洲,過去三天,歐洲大型金融機構頻頻告急。業務覆蓋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三國的銀行保險巨頭富通集團被巴黎銀行正式接管,而德國第二大商業地產借貸機構地產融資抵押銀行也在尋求政府援助,同樣面臨危機的還有意大利最大銀行聯合信貸銀行。這無疑是一場金融災難。
節后,盡管推出融資融券的消息已經明確,但真正能給市場帶來多少資金?昨日券商股集體暴跌的表現已經作出了回答。
不過,昨天銀行股在短線急挫后盤中出現護盤動作,似乎給投資者帶來了一些希望。此前銀行股經過持續急挫后,盤中股價已擊穿了大股東的增持價,尤其是節前匯金公司所增持的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以及建設銀行的股票均跌破增持價。市場由此認為匯金公司可能借股價調整繼續增持這三大銀行股票,匯金公司也的確在9月23日增持三大銀行股票后表示“擬在未來12個月內繼續在二級市場增持”。
但事實上,根據上交所2008年7月1日發布的《上市公司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增持股份行為指引》規定,相關股東在上市公司定期報告公告前30日內不得增持上市公司股份。而依據慣例,兩市上市公司一般應在當年的10月31日(含當日)之前完成三季報的披露。假設上述三家銀行在最后一天10月31日披露2008年度三季報,也就是說整個10月份匯金公司都不得有增持行為,否則就違反了上述《指引》的規定。因此,10月指望匯金公司救市的希望就落空了。
當然,在特殊時刻,這一規定很可能會有所通融,但必須提醒投資者的是,究竟該如何看待匯金公司的增持。匯金公司作為大股東增持代表著對企業價值的認可和對未來發展的信心,但有時候大股東的利益和普通投資者的利益是不完全相同的,包括其持有的期限、來源等方面都不一樣,如果投資者只是因為大股東增持就盲目跟風,顯然犯了形而上學的錯誤。增持股份能夠提振信心,但是否真能達到效果,我們還需要觀察。(東方證券 張晶)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