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兩周之內,一向出言謹慎的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四次發言闡述穩定股市問題,話語密度甚高前所未有。同時新華社也發文提振市場信心。但是,面對歷史罕見的"股災",僅有言論恐怕不夠,必須有實實在在的穩定股市的舉措。結合近期許多專家學者的諍言,筆者總結提出十個方面穩定股市的政策建議,供決策層、管理層和全國投資者參考。
1、建議國務院盡快召開總理辦公會議,專題研究穩定股市對策。股市大跌是當前中國除汶川地震之外又一個影響面廣的全局性問題,鑒于此,國務院應盡早召開專題會議,高度重視和關注近期股市暴跌對中國宏觀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巨大負面影響,從宏觀和戰略高度研究規劃股市健康發展的長遠發展戰略。站在有效推動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構建自主創新經濟體系、提升中國經濟全球競爭力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戰略高度,研究現階段如何把促進股市健康發展提升為國家的主導戰略,如何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把資本市場發展戰略納入國民經濟整體發展規劃之中,與國民經濟中長期發展戰略相協調配套,為中國經濟資源的有效配置發揮應有作用,以及如何提高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力,如何從制度上避免股市大起大落,如何切實保護中小投資者的根本利益等。
2、中國人民銀行總行、財政部、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外管局五個金融監管部門和國家發改委、國資委等部門應盡早建立維護股市穩定的聯席工作會議制度,避免政出多門,互相矛盾。當前,央行出臺貨幣政策應當把維護資本市場的穩定作為目標之一。隨著國民財富的證券化水平不斷上升,政府承擔金融市場體系的穩定之責早已成為常識,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也就在傳統的反通脹和反蕭條兩大目標之外,增加了第三大目標:維護金融市場體系的穩定。資本市場作為中國金融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央行在考慮貨幣政策出臺的時機、步驟與力度時應適當地兼顧資本市場的穩定。美國次貸危機的教訓告訴我們,在金融體系內部結構日益復雜、相互關聯度高的今天,如果資本市場出了問題,銀行體系也難以獨善其身,我們不能顧此失彼。
3、把恢復股市投資功能做為當前工作的出發點,適當弱化融資功能,調整股市再融資政策,嚴格控制惡意和巨額再融資。暫停面向二級市場的增發,以后再融資全部實行配股制度,配股比例一般為10配3,配股價格上限為二級市場股價的三分之一,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和第一大股東必須參與配股。同時設置對配股的"一票否決"門檻,半數以上流通股東通過才可配股。而且要參照國際慣例,制定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股權管理辦法。
4、出臺更加嚴厲的政策措施規范大小非減持,第一,先限制大小非的減持時機,即在市場走勢較差的時候,禁止大小非減持,在市場預期轉好時放開;第二,嚴格限定解禁的比例和時間周期,不能過猛,力求平穩過渡;第三,大非和小非要區別減持,大非特別是控股股東的減持要和公司的經營業績掛鉤,業績增長時可以減持,業績下滑時禁止減持;第四,向在5年內減持的大小非征收30%的暴利稅,5-8年內減持征收20%的暴利稅,8-10年內減持征收10%的暴利稅,10年后減持免征暴利稅等等。如果大小非的問題不能有效解決,市場的穩定和發展就無從談起。
5、按一般順序應先推融資融券,再推股指期貨。考慮到股市低迷,人心渙散,而且股指期貨各方面工作已準備就緒,現在盡早宣布推出股指期貨的時間表,既有利于目前大盤藍籌股穩定,也不容易爆炒,是很好的時機。
6、鼓勵上市公司特別是大型國企回購自身股票。在上市公司股票不少已經跌破發行價、跌破增發價,甚至逼近凈資產乃至跌破凈資產的情況下,鼓勵上市公司回購自身股票,縮小股本、提升業績、提升投資價值,從而穩定市場以及增加市場機會。把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水平和是否分紅與上市公司的再融資掛鉤,對自愿鎖定股份的公司給予一定的政策鼓勵,在再融資等方面給予特殊安排等。
7、將需求管理適度轉向供給管理。適當加快國有企業注資步伐,提升企業內在價值,以改變市場對于上市公司估值偏高的預期,增加對國內外資金的吸引力。通過整體上市能解決我國證券市場大小股東利益沖突的痼疾,同時也是一個激揚人氣的機會。
8、國家可以使用適量的外匯基金,在境外買入部分處于價值低估的中國上市公司股票,奪回這些公司的股票定價權,支持中國證券市場的穩定向上。通過外匯基金的購買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某些機構對這些公司股票價格的刻意打壓,獲取不當利益現象的發生。與中國投資公司對黑石、美林的投資相比,這樣的投資風險并不大。
9、從國家外匯儲備、股票印花稅按比例提取、大小非減持征收20%資本利得稅三項來源設立"中國股市平準基金",并在目前價位買入銀行、保險、鋼鐵、石化、電力、航空等大盤藍籌股,促進股市早日穩定。
10、組織股市平準基金、社保基金,中央匯金公司管理的外匯資金入市等迅速高調入市。目前,中國證券市場現在的基本面與企業的投資價值比高位時要穩定許多。與運用外匯資金一樣,運用平準基金在關鍵點位高調購入相對偏低的大權重股票,一方面穩定了市場,一方面在低位進入時進行了一次很好的投資。高調的目的在于形成市場的正預期。之后平準基金可以在贏利的前提下逐步退出。甚至可以考慮向機構投資者乃至普通投資者增發平準基金,可能會比發行普通基金對證券市場的穩定效果與積極意義要好得多。(石建勛 作者為人民日報海外版特約評論員、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