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表示,《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成為11日中石油和中石化A股盤中大幅上漲的主推動力,該《辦法》對定價機制的明確化有利于石油化工行業的發展,特別是對煉油企業利好。
中信證券石油石化行業首席研究員殷孝東對記者表示,《辦法》是成品油定價機制市場化過程中的重要一步,有理由相信未來的原油和成品油價格將與國際市場間接接軌,煉廠和成品油營銷企業的利潤將得到保障。
在整個石油產業鏈中,原油價格的定價和石化產品的定價已經率先市場化,只有煉油環節的定價始終在政府管制范圍之內,盈利能力受到影響。
《辦法》強調了未來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的依據,即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作出調整;而且對相關的批發環節及出廠環節的最大價差都進行了規定,對于國內原油實現價格的確定也進行了說明。應該說,石油價格管理辦法的出臺,消除了市場的疑慮,同時也利于石油石化行業的長遠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辦法》的公布降低了煉油行業的政策風險,對中石油和中石化均是利好。由于中石化的下游業務比重相對較大,因此受益將更大。以正式文件形式公布油價管理辦法,也體現了推進市場化的決心,將增強市場對煉油和銷售毛利的信心。
銀河證券研究員也表示,由于國際油價在80美元以內運行的概率較大,事實上歷史上油價超過80美元的時間也不長,因此《辦法》規定80美元以下成品油價格按正常加工利潤率計算,在近年內對煉油業形成實質上的利好。
使用最高零售價格的方法,理順了零售價、批發價和出廠價三者的關系,國家根據“最高零售價=原油價格+加工成本+稅金+流通環節費用+合理利潤”的公式來制定最高零售價,而不再制定零售基準價。業內人士稱,合理利潤應該包括煉廠利潤和營銷環節利潤。
原先價稅費改革中對零售環節的規定不太明確,既增加了最高零售價格的規定,又保留了零售基準價格的使用;出廠價格和批發價格的規定也不是很清晰。《辦法》將之調整為在最高零售價的基礎上,根據批零差價不小于300元/噸的原則制定最高批發價格。明確了最高批發價格和最高零售價的關系,合理分配零售環節和批發環節的利益,解決原先機制下曾出現的批零倒掛的現象。 (本報記者 張楠)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