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成品油價格剛剛統一下調不久,我國兩大煉油商中石油、中石化部分地區加油站又相繼自行下調價格。這種往日只在民營或外資加油站出現的主動降價讓利之舉,出現于占據我國成品油市場七成江山的兩大石油巨頭旗下加油站,其中透露的市場信號耐人尋味。
兩大石油巨頭開始“促銷”了
12月25日,中石油河北銷售分公司在12月19日國家發改委公布降價標準基礎上再次降價:93號汽油每噸下降380元,合每升下降0.3元;―10號柴油每噸下降586元,合每升下降0.5元。
與此同時,中石油在上海、福建等地的加油站也出現集體降價。上海地區90號汽油每升下調了0.2元,93號汽油和0號柴油每升下調0.3元。
就在部分地區中石油加油站實施降價促銷一天后,中石化也火速跟進,在沈陽、重慶等市場調減了成品油價格。
盡管我國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對成品油零售價格設有一定的浮動比率,但這種情況在中石油、中石化兩大石油巨頭下屬加油站卻鮮有出現。2007年3月中石油北京分公司旗下部分加油站曾短暫下調汽、柴油價格,但中石化并未跟進,而且在短暫下調一段時間后,兩大石油巨頭“價格聯盟”再度恢復。
上海大眾出租車公司出租車司機劉昕說:“以前只知道民營加油站會降價,卻從來沒聽說過中石油、中石化的加油站也可以自主降價。”他告訴記者,如果兩大公司加油站也能夠自主降價的話,肯定更多的司機會去加油。“上海虹口區有一家民營加油站,經常排長隊加油,原因就是這家加油站的油最便宜。通常出租車是晚上加油,但不少出租車司機路過這里,寧可排隊也要去加點油。”
其實,早在12月19日國家下調成品油價格之前,兩大石油巨頭的成品油零售價就已經出現松動。11月初,中石油、中石化位于湖北和山東的加油站就相繼下調了汽、柴油零售價格,下調幅度在每升0.05元至0.2元不等。中石油北京公司通過充值返還的方式對加油卡用戶給予幅度達2%的優惠。
對于近期的價格下調行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解釋說,部分地區銷售公司下調成品油價格純屬個別行為。各地區公司根據年內任務完成情況不同,有權通過促銷在國家政策范圍內適當下調價格。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說,中石化各地區銷售公司在價格調整方面有一定的自由度,可以從貼近市場的角度出發,在一定范圍內下調成品油價格。由于中石化總公司是以銷售量、銷售利潤和銷售費用來考察各地區銷售公司,各地區公司價格調整必然以完成這些指標為目標和出發點。
他強調,由于春節期間一般是銷售淡季,年底降庫以配合春節后煉油企業正常生產也是石油公司的常規做法。而通過小幅下調價格促銷,“是非常正常的商業手段”。
內外經濟形勢變化促成國內成品油銷售向買方市場轉變
盡管兩大石油公司都宣稱,部分地區銷售公司下調成品油零售價格僅僅是為了應對春節銷售淡季的考慮,但這一說法卻難以解釋兩大公司為何唯獨在今年年末出現較大規模價格松動的態勢。
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說,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國成品油市場出現不景氣。國內成品油市場一改多年來油源緊張的狀況,已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這是近期兩大石油公司打破多年價格“鐵板”的外部原因。
2008年,國際油價上演了一輪大起大落的“過山車”行情。7月中旬,國際原油期貨價格突破每桶147美元的盤中歷史高點。國內成品油價格和原油價格“倒掛”加劇,在“保供”目標下,兩大公司不得不保持煉油滿負荷生產,并加大原油、成品油進口。
進入第三季度,隨著金融危機影響蔓延至實體經濟,國際油價大幅下跌,與最高點相比,目前跌幅高達75%。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有關負責人指出,市場對成品油的需求量與經濟增長呈現非常敏感的正相關關系。隨著國際油價下跌,2007年下半年以來我國成品油價格與原油價格“倒掛”的局面發生逆轉,持續多年的成品油供應緊平衡出現反轉。零售利潤加大,社會加油站紛紛下調零售價格以促進銷售。由于國際油價下跌過于迅速,中石油、中石化前期為滿足國內市場供應保持的高成本高庫存,成為難以消化的難題。
中石化股份公司有關人士說,與上半年為完成“保供”的政治任務“疲于應付”相比,目前中石化在價格方面做出的反應,說明企業正以更加商業化的原則來進行運作。
在國際油價整體下跌的情況下,中石油目前面臨的壓力比中石化更大。 東方油氣網首席分析師鐘健說,中石油和中石化產業鏈布局不同,中石油在原油開采方面占據中國市場七成以上。上半年供應緊張時,中石油加大上游開采,導致目前該公司不僅面臨中石化類似的成品油和化工產品高庫存問題,還有原油高庫存壓力。原油高庫存的化解,必然帶來成品油庫存的進一步上升,進一步加大企業促銷售降庫存的要求。
中石油河北銷售分公司副總經理張汝霖告訴記者,這樣的自主降價,在整個市場出現低迷的情況下,仍能使每天的成品油銷售量提高10%。
業內人士指出,國際油價持續走低,有可能加大進一步下調成品油價格的市場預期;2009年成品油消費稅從生產環節增收后,高庫存將進一步增加企業稅費負擔,也是兩大石油公司降價背后的驅動因素。
破除壟斷尚須改革進一步“發力”
記者了解到,為保持與中石化上海地區加油站規模相匹配的零售量,經與上海市政府有關部門溝通,中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于2009年1月1日在上海中石化所屬的44個加油站開展降價促銷。其中,0號柴油每升降0.35元,93號汽油每升降0.35元,90號汽油每升降0.25元。他們還將密切關注市場的變化,適時調整銷售策略。分析人士指出,中石化此舉意在與中石油加油站進行“點對點”的競爭。
2009年1月1日正式啟動的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在價格調整上也給予石油企業更大的靈活度。
河北省石油與化學工業協會負責人說,按照完善后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國內成品油銷售設定最高零售價,在這個價格之下調整零售價格屬于正常現象。與之前成品油零售商在國家公布的基準價基礎上上下浮動8%相比,新機制僅設定“最高零售價”為成品油零售市場打開了自由調價的空間,未來各地加油站的調價很有可能成為常態。
根據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承諾,國內成品油批發和零售市場已對外資放開,我國成品油流通市場最終將逐步形成國有大型石油公司、跨國石油公司和社會經營單位共同參與經營的格局,未來的競爭不可避免。
東方油氣網首席分析師鐘健認為,中石油、中石化相繼降低零售價表明市場競爭進入新層面。由于成品油市場供求局面的改變,以及買方市場的形成,資源的擁有已不再有決定意義,提供更低廉的價格與更優質的服務才是成品油經營者的立足之本。從長遠看,無論是民營、外資、還是中石油中石化的石油銷售企業,通過降價的方式參與競爭將是一種趨勢。兩大集團不應僅靠壟斷了資源就賺得盆滿缽滿,必須通過競爭提升自己的盈利能力的時代正在到來。
盡管如此,董秀成指出,成品油市場雖然放開,油源大部分還集中在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而且進口的主導權也在兩大集團,石油供應市場的壟斷格局尚未打破。
我國于2005年公布“非公經濟36條”,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壟斷行業和領域,在電力、電信、鐵路、民航、石油等行業和領域,進一步引入市場競爭機制。但壟斷行業改革進行還不夠徹底,并對社會經濟生活的正常運行產生一定的干擾。2008年出現的電煤之爭,“油荒”頻現都對改革的深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當前我國改革已進入攻堅階段,加大國有壟斷行業改革以及資源價格改革力度是有待突破的重要方面。我國正式實施醞釀了十余年的燃油稅費改革,凸現了政府推動改革的決心。石油壟斷巨頭價格松動傳遞出積極的信號,但真正打破壟斷,形成更加市場化的價格機制和競爭格局,還有待改革的進一步深入。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